芝能科技出品
为什么燃油车难以像新能源车一样智能化?这个问题很多人的答案就是油车不能进行智能化,今天来给大家讲讲这个事!
智能化已经成为当下汽车领域的热议话题,但为什么燃油车很难追上新能源车的智能化步伐?让我们从智能化的几个关键要素谈起。
什么是汽车的智能化?
● 智能座舱:一块大屏幕搭配能听懂人话的车机系统,让车变成“会沟通的伙伴”。
● 智能驾驶:L2级别以上的驾驶辅助功能,甚至接近完全自动驾驶的能力。
● 智能架构:通过中央或区域架构控制热管理、车身、动力系统,并支持OTA升级。
● AI赋能:整车具备导入AI系统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还能“越开越聪明”。
为什么燃油车智能化难?
理论上,燃油车并不缺技术:
● 高通8295芯片、英伟达Thor平台,这些“智能核心”燃油车都可以用;
● 中央架构、区域架构,也能实现高效管理;
● 甚至48V电源系统也有能力加持。
但问题是——“你既然行,为什么不上?”让我们看看几大豪华品牌的表现:
● 奔驰:S级(和EQS一样)已实现L3级智能驾驶,并采用高通和英伟达的技术(八卦说奔驰要给一半的自动驾驶订阅费给英伟达的模式)。
● 宝马:下一代系统中,高通主导智能座舱和驾驶部分,高通把绝大部分开发资源都给了宝马,不光是电动汽车,后续的燃油车全部智能化
● 奥迪:借助PPE平台和华为的技术,逐步推进智能化,我们看到广州车展上的电车,还有后续的油车,你这不用担心华为的能力吧
● 保时捷:虽然动作慢一点,但跑车强调驾驶体验,搭配Mobileye也足够支撑,这个大家有点小小的质疑。
这些品牌都在向智能化迈进,但需要大量研发投入、时间和技术革新,尤其是传统燃油车架构升级的成本相当高昂。我们列举的都是豪华品牌,对于大众、丰田这些车价不高的车企来说,燃油车进行智能化的代价可不低啊。
花钱升级硬件:
● 智能座舱:引入高通8155/8295芯片,约2000元成本;
● 智能驾驶:传感器和域控制器的改造,至少需要8000-15000元;
● 智能架构:升级以太网、区域控制器,成本约2000元;
● 配电系统:从12V改到48V,需大幅改造发电系统,成本尚未明确;
● 动力和转向系统:传统燃油车还需对动力系统、刹车和转向系统进行大改造。
耗时的系统研发:
燃油车的智能化开发周期长,涉及复杂的“两冬测两夏测”实验,短则36个月。相比之下,新能源车在智能化推进上显然更高效。
未来展望:智能驾驶平权即将到来
到2025年,智能化可能迎来一场“平权革命”。某大厂(大家都知道是谁的哈)已公开喊出,10万元价位的新能源汽车将全面普及智能驾驶,这将倒逼全球燃油车企业加速智能化进程。
国内新能源车企通过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智能架构的普及,正在不断压缩燃油车的市场空间,而传统燃油车企若想赶上这波浪潮,必须迎头追赶。
燃油车的智能化转型之路
全球范围内汽车智能化趋势不可阻挡,虽然燃油车起步较慢,但并非没有机会。
通过硬件升级、架构革新和研发优化,燃油车也能“聪明起来”。然而,这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真正见效恐怕要等到下一代产品。
燃油车的智能化,不是一场技术竞赛,而是一场时间与成本的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