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架无人机无一幸免,印度需要认清现实,想要完成去中国化太难

纪墓人 2025-02-10 13:21:11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章内容均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相关信源加在文章结尾

【前言】

印度军方最近干了一件让人迷惑的事,本来要买400架无人机,突然翻脸不认账,全给砍了!

理由是这些无人机里用了中国零部件,存在“安全风险”,可问题来了,全球无人机产业链里,中国零部件几乎无处不在。

更尴尬的是,这批无人机是要用在中印边境的,军方没了装备接下来怎么办?印度这一波操作,到底是认真的,还是在自找麻烦?

【取消购买订单】

印度在国际事务上喜欢跟着美国的节奏走,尤其是涉及到中国的问题,这次也不例外,印度军方突然宣布要“去中国化”,大肆炒作“中国零部件存在安全隐患”。

甚至要求国产无人机,从而彻底剔除中国制造的组件和软件代码,听起来好像挺硬气,但全球无人机制造产业里,几乎所有关键零部件都涉及中国。

印度军方自己采购的无人机里,早就用了中国零部件好多年了,这个时候才想起来“安全问题”。

中国零部件真的不安全,那之前那些无人机又不能全部禁用,这个事透着一股“刻意为难自己”的劲。

被这场政治操作坑得最惨的,是印度本土制造商,这次被砍单的400架无人机,原计划由印度钦奈的一家制造商生产,订单金额高达数亿卢比。

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能决定生死的订单,本来想着靠这笔订单扩大生产、提升技术实力,结果突然没了,还得重新调整供应链,白白浪费了大量投资和时间。

更离谱的是,这些无人机原本是要部署在中印边境的,订单一取消,印军直接就没了这批“空中侦察兵”。

所以印度军方这次的操作,相当于自己掐断了自己的武器供应,连带着让本土企业也跟着遭罪。

这个决策,说白了就是一边给自己挖坑,一边还往里跳,他们要求国产无人机完全去中国化,但现实情况是,印度的无人机产业本身就技术积累不足。

完全不用中国零部件,质量和可靠性都会受到极大影响,而且印度军方的预算永远是个问题,他们想买高质量装备,但又不愿意掏高价钱。

军方一边嫌弃中国零件,一边又想用最低的成本找替代品,最后只能买个四不像,还可能比原来的更烂。

再看看这次事件的受害者,钦奈这家制造商损失惨重,还让整个印度无人机产业链陷入混乱。

本土企业原本就技术薄弱,现在供应链又被人为破坏,归根到底,损害了自己的装备建设,也伤害了本土企业的发展,这个决定也让他们自己遭到打脸。

【印度遭到打脸】

说到印度军方这波“去中国化”操作,不得不提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事,他们阅兵式上的“机器狗”,机器狗是很高端的军事装备。

美军那边的机器狗能上战场、能侦查、还能自己走路,印度军方也要搞一批,但问题是,印度一直是出了名的抠门,买啥都想省钱。

结果他们在采购机器狗时,直接从中国的小工厂下单了便宜货,便宜到厂家只能用玩具车的零件拼装,就这还是印度军方自己挑的最低报价。

于是,在印度国庆阅兵式上,本来应该威风凛凛的机器狗,走起路来不太对劲,背后还必须有人举着遥控器操作,整个画面直接变成了“印度士兵遛狗”。

印度网友们都看不下去了,认为这就是个遥控玩具,国际上也没少遭到嘲笑,毕竟,这可是印度阅兵式,结果却搞出了这么个低成本笑话,真是有点丢人。

其实这事跟印度军方这次取消无人机订单的操作如出一辙,他们总想在军事装备上“去中国化”,但又不想多花钱,最后买来的东西并不靠谱。

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问题一大堆,这次机器狗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印度的很多军工产品,质量一直都不咋地。

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这家公司主要负责印度空军的飞机维修工作,但凡被它维修过的飞机,基本都出过事故。

这家公司有个非常魔幻的“成就”,几乎把印度空军的战斗机都修成了事故机,导致印度空军飞行员成了高危职业。

飞战机本来就危险,但如果你驾驶的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修过的飞机,你还得额外多一份心理准备。

印度人自己都调侃这家公司不是维修飞机的,是制造寡妇的,所以这家公司也被戏称为“寡妇制造者”。

因为它的问题太多,导致很多飞行员出了事,家里人只能默默承受悲剧,讽刺的是,每次出事故,这家公司总是把责任甩给供应商。

不是说零件质量不好,就是怪飞行员操作失误,这次印度军方取消无人机订单,把锅甩给中国零部件的做法,跟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这套操作简直如出一辙。

不管问题出在哪,先把责任推给别人,自己永远是无辜的,现在问题来了,印度军方想要彻底摆脱中国制造,他们自己的无人机制造能力并不够。

印度无人机的技术相当薄弱,全球无人机产业链中,中国是关键零部件供应商,甚至在整机制造、软件系统和算法优化上,都领先了好几步。

印度想自己搞,技术上就已经是个巨大挑战,事实上印度的无人机不光技术不成熟,还总是出状况。

去年印度军方在中印边境部署的一架无人机,本来想用这架无人机侦查边境,结果操作一出错,无人机直接往巴基斯坦方向飞去,最后连人带机都没了。

这事让军方丢脸,类似的技术故障并不少见,印度国产无人机在边境实测中频繁出现定位漂移、信号丢失、机体故障等问题。

甚至有些飞着飞着直接掉下来,这很难让人相信是军用品,军方自己也知道,但他们就是不愿意承认,反而选择直接甩锅给中国零部件,事实却让他们认清事实。

【印度认清事实】

印度军方这次的“去中国化”闹得轰轰烈烈,但如果他们稍微翻翻数据,就能发现一个扎心的事实,印度根本离不开中国制造!

中国去年对印度的出口总额超过1200亿美元,而印度对中国的出口只有179亿美元,相当于印度每从中国买7块钱的东西,才能卖回去1块钱,差距悬殊。

中国卖给印度的东西,主要是工业制成品、电子元器件、机械设备这些硬通货,而印度卖给中国的,大多是原材料、矿石、农产品。

他们要搞“去中国化”,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找替代供应商,能替代中国的国家,要么贵得离谱,比如欧洲,要么产能跟不上,比如东南亚。

所以,印度军方现在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不用中国零部件,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品,又要担心政治问题,最后只能在嘴上喊口号,实际上一点办法都没有。

印度这几年一直在鼓吹“自力更生”,但现实情况是,本土企业并没有因为政府的政策受益,反而被坑得不轻。

这次无人机订单被取消,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政府一句话,订单没了,企业也懵了,他们还要自己承担找替代零部件的成本,等于被政府白白坑了一把。

印度政府嘴上说要发展本土制造业,实际上一点实质性的扶持都没有,不给企业补贴,也不给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反而一刀砍掉了他们的供应链。

有些企业也想努力适应新政策,试着用非中国的零部件替代,结果发现成本直接翻倍,质量却没提升多少。

军方这次搞“安全审查”,实际上,这种审查并不是真的为了提升安全,而更像是政治表态。

这更像是一种借口,而不是真正的技术问题,他们一边说中国零部件有风险,一边又离不开这些零件,这种矛盾的操作,怎么看都非常别扭。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他们自己被搞得焦头烂额,装备更新受阻,连带着整个军工产业都被拖下水。

无人机产业就起步晚,技术积累不足,现在好不容易能靠外部供应链提升一点,结果政府自己先把供应链砍了,等于自己把自己逼到了死角。

更麻烦的是,这种做法会严重影响印度的军备采购计划,短期来看,军方要重新找供应链,意味着装备更新会延迟,甚至可能直接缺装备用。

长期来看,军工企业会越来越难做,供应链被人为破坏,竞争力自然也会下降,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军方买不到好装备,企业接不到大订单,政府又不肯放松政策,军工产业停滞不前,甚至可能越做越烂,而这一切,都是印度自己给自己挖的坑。

【结语】

印度这次取消400架无人机订单,表面上是为了“安全”,但实际上,它更像是一种政治上的姿态,真正的问题在予自己的制造业和供应链管理能力。

全球产业链早已深度融合,任何国家想完全“去中国化”,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根本不现实,美国都做不到,印度就更别提了。

与其折腾“去中国化”,不如踏踏实实提升自己的制造业能力,真正做到自力更生,而不是一边喊着口号,一边砍掉自己的供应链,最后让自己吃亏。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媒体:印度国防机构取消采购400架采用中国零部件的无人机

中华网————印度阅兵展示机器狗 人手一个遥控器 玩具级装备引热议

中国日报网————印度要在全球产业链里“平替”中国?印专家:几乎不可能

环球时报————英媒:没有中国,印度经济能蓬勃发展吗?

0 阅读:12
纪墓人

纪墓人

讲述古墓的传奇故事,解开尘封已久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