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我们有很多先辈舍生忘死同日军战斗。正是由于他们的流血牺牲、拼死相搏,才有了今天和平的生活。
因此,不管是我们,还是我们的子女,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我们都不应该忘记他们,而应该要永远记得他们、缅怀他们。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各军队大部分继续执行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日寇则继续在我神州大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原直隶临、抚、昌、卢、迁五县警备司令部上校参谋长孙铭武见状,便和亲兄弟孙铭久、孙耀祖商量抗日大计。为了抗日,三人变卖家产——典押房子十五间、典押水田一百五十多亩,他们将获得钱财购买了抗日使用的枪支弹药。
在此期间,孙铭武不断联合乡民和亲朋好友,率先在辽东拉起了一支抗日武装。此后,孙铭武没有轻敌冒进,而是率领这支队伍去大苏河与兴京第9大队28步兵的中队长李栋材汇合。
汇合后,队伍人数壮大到了四百多人。他们就在当地的城隍庙誓师:
“侦有二心,弹穿我胸。”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而杀贼,民族兴亡在此一举。”
而孙铭武还在城隍庙的柱子上写上了“血盟救国军”几个大字,以表明抗日救国之心。
起义决定,由孙铭武担任起义军的总司令,李栋材作为总指挥,弟弟孙耀祖负责军用物资筹备。
起义誓师后,孙铭武带领弟弟孙耀祖几人继续联合各爱国人士联合抗日。当时的兴京县公安大队队长也在此期间给了很多援助。
这支抗日队伍严格遵守起义纪律,没有动民众的一针一线。因此百姓都更加支持他们,再加上各界人士的帮助,这支抗日起义军也越来越壮大。
起义军的壮大引起了辽东日军和日伪政权的注意,他们开始计划谋害孙铭武等人、瓦解起义军队伍。
一开始,他们派汉奸陈云久联系孙铭武,许以多种好处。孙铭武当场拒绝,并斥骂陈云久等人卖国走狗,猪狗不如。
诱降不成,辽东当地的日伪政权负责人、大汉奸于芷山便指挥多地伪军联合围攻起义军。而起义军在孙铭武等人指挥下,化解多次围攻,使得起义军的势头越来越大。
在此后,孙铭武又东奔西走地为起义军筹集物资。他的同乡村民也一起变卖村里的矿产,筹钱购买了枪支弹药。经过多次和多方努力,这支起义军再次壮大起来,发展到了千余人的规模。
大汉奸于芷山见状不妙,再次派了伪军围攻了这支抗日起义军。这次战斗中起义军伤十多人,亡二十多人。伪军公安队长以下五个头子被打死,伤亡四十多人。最后,辽东日伪军再次被打退。
诱降计策行不通,正面也打不过,于芷山决定来阴的。
1932年1月,于芷山让其手下于宗谦以谈判的名义,在吉林的三源浦抓捕了孙铭武等人。当晚,这十几名救国义士被日伪军杀害。
被杀前,孙铭武留下了遗书,希望他的两个儿子继承父业继续抗日救国:
“…父生年四十有四,时值国家变乱,余本国家军人,必须与国同难,故奋然抗日,号召民众救国,但不幸中途惨遭挫折。父今为国而死,吾子必继父志,为国努力……。”
1932年1月19日,孙铭武英勇就义。而他弟弟孙耀祖继承了哥哥的遗志,带领着起义军余部继续抗战。
哥哥孙铭武被列入【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而弟弟孙耀祖被列入【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两兄弟为抗日救国,皆以身赴死,慷慨就义。
血盟抗日救国军,热血就义铸英魂。
悠悠历史向前去,勿忘起义救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