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服务器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而国产处理器芯片作为其中的关键力量,逐渐崭露头角。在这一领域,海光和鲲鹏备受瞩目,业界甚至用“南鲲鹏北海光”来形容它们的地位。这两家企业究竟有着怎样的实力和特点呢?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

(一)海思旗下的鲲鹏处理器
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是华为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研发设计。它的总部位于深圳,并且在中国、新加坡、韩国、日本、欧洲等地都设有办事处和研究中心,其业务范围广泛,产品和服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思的产品线十分丰富,涵盖了多个领域的芯片。在服务器处理器方面,鲲鹏920系列是其代表产品。该系列包含不同核心数的多款产品,如24核、32核、48核以及64核等,不过均不支持超线程技术,整个服务器系列产品一共有7款。

(二)海光的芯片布局与发展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高端处理器、加速器等计算芯片产品和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立志成为世界一流的芯片企业,为数字中国提供核心计算动力。海光的研发中心都在国内,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还成功构建了可独立演进的国产C86技术路线。
海光在产品研发上有着清晰的规划,通过多代处理器产品的迭代,形成了“量产一代、研发一代、规划一代”的良性发展节奏,目前其处理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海光处理器针对不同市场需求,分为7000、5000、3000三大产品系列,其中应用于服务器的主要是C86 - 3G 5000和7000系列,共有6款产品,核心和线程配置多样。

鲲鹏920系列处理器于2019年实现量产,但由于受到ARM公司的授权限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市场上都没有出现新的型号。直到2024年,在安全可靠测评结果公告中出现了鲲鹏920 V200这一新型号,这无疑是海思在历经5年之后取得的重要突破。
海光则在2018年量产了第一代产品,之后持续发力,于2023年第四季度推出了C86 - 4G第四代新产品,在安全可靠测评结果公告中也能查到相关信息。从2018年到2023年,海光共完成了四代产品的迭代,其迭代速度基本与国际主流处理器保持一致。
三、性能剖析:数据背后的真相在SPEC CPU2017官网上,能够获取到鲲鹏920 - 7260在多核整型和多核浮点方面的性能数据,以及双路、四路服务器的相关性能值。不过,从专业角度来看,这些数据中的部分性能值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相比之下,海光处理器的很多性能数据较为神秘,外界难以全面获悉。据已知信息,C86 - 3G最低款32核64线程双路服务器在SPEC CPU2017多核整型性能上超过300多分,在多核浮点性能上也超过了280多分。以海光的发展基础和迭代情况来看,其整体性能表现应该较为出色。
四、应用规模:市场竞争的激烈态势在国内服务器市场中,海光和鲲鹏都占据着主流地位。它们都拥有通用算力的CPU,即海光C86处理器和鲲鹏920 arm处理器,同时也具备AI算力芯片,分别是海光的DCU处理器(GPGPU)和昇腾910(ASIC)。因此,双方在数据中心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从最新的IDC报告数据来看,海光在各个主要行业赛道的服务器市场份额中处于领先地位。
五、生态建设:独立与兼容的不同路径鲲鹏和昇腾处理器大多依托华为构建的生态体系,这个生态涵盖了操作系统、云服务、数据库、大数据等多个方面,具有较高的独立性,但也导致了迁移成本相对较高。
海光C86由于天然兼容x86指令系统,与目前在服务器市场占据90%以上份额的x86架构适配度很高,这为其在生态拓展方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六、安全性对比:硬件保障的差异在安全性方面,鲲鹏920支持SM3、SM4加密算法,但不支持硬件加速的SM2,并且CPU内部没有内置安全物理可信根。而海光从2代产品及后续产品开始,均支持SM2、SM3、SM4的硬件加速,CPU还内置了物理可信根,在安全性上更具优势。
小结:在服务器市场的应用领域,海光和鲲鹏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凭借各自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策略赢得了广泛的认可。目前,两家企业都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优化产品性能、拓展应用场景。随着信创产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国产化需求的不断增加,海光和鲲鹏处理器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共同推动国产芯片产业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