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络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请善待你的母亲,因为她下辈子不会再来;她的大半生都是为你而活。”在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当我们成年以后想回报母亲的时候,可惜却没有了这样的机会。
就像呼和浩特这位女子,在深夜中发起撕心裂肺的悲鸣,因为她的母亲戴着口罩从十楼纵身而跃,离开人世。那么,如果从十楼坠落抢救及时,这位母亲是否还有生还的机会呢?
自从疫情发生以后,有不少城市都按下了暂停键,而呼和浩特市就是其中之一。为了防止疫情继续蔓延,该城市很多小区都进行了封闭管理,其中就有新城区北垣街兴光小区,这里的住户也都被封闭在家。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11月4日,当地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称这所小区A9栋楼,有一位女子从十楼坠下。经120急救医生现场确认,坠楼女子已死亡。
有很多网友纷纷留言表示:“不知道说什么,就是觉得很难过,非常难过。”“心里有很多话,都不敢往外说,只能叹气。”“看得我心好痛,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太可惜了。”“从十楼坠下的话,如果抢救十分及时,是不是还有一线生还的希望?”“如果坠落在草丛土地上,感觉生还的几率会比较大。”
在讲从十楼坠落是否能生还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从高层坠落,身体都会承受哪些痛苦?
无论是多少层楼,只要是从高处坠落都会有一种失重的感觉,而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大脑处于发懵的状态,然后会很快变成恐慌,焦虑的感觉,因为在这个时候你的肾上腺素会加速分泌。其次,就是你的耳朵和鼻子,在经历了高空大气压力后,耳朵和鼻子会产生疼痛感,有的会出现耳鸣。随后还会眩晕、恶心的感觉,五脏六腑受压的感觉。
越是高的楼层,坠落的过程就越是痛苦的。因为自由落体会因高处的增加而变得时间长,比方说从五楼坠下只需要1.56秒的话,那么从二十楼坠落就是6.24秒。坠落的时间越长,身体出现的反应,承受的痛苦就会越大。
每年关于坠楼事件新闻报道屡见不鲜,比如在今年八月份,在重庆的一所小区中就发生了坠楼事故。一名三岁男童从十楼坠落,虽然幸运地活了下来,但却不省人事。无论是呼和浩特市的这位母亲,还是重庆市三岁男童,他们从十楼坠落,在这个过程中身体都会受到哪些伤害?
在很多人眼中从高空坠地只会感觉到不到一秒的疼痛,然后就会一命呜呼,没有任何痛苦。可事实并非如此。根据中国建筑设计标准来算,平均一层楼的高度是三米,而十楼的高度是三十米,坠落的时间是3.12秒。
在坠落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空气阻力,虽然误差会比较小,但从三十米高空坠落,人的身体会承受巨大的空气阻力,大脑会出现暂时的缺氧状态,耳朵有一种撕裂般疼痛感觉、眼睛也会逐渐出现视线模糊,整个身体的失重感越来越强烈,心脏血液会出现轻度反流,四肢肌肉变得僵硬,有一种不停使唤根本无法动弹的感觉.
腹部内脏器官开始充血,呼吸困难,甚至出现窒息的感觉。在落地的那一瞬间,你的骨头会被摔得粉碎,内脏也是四分五裂;有些骨头碎片会直接刺穿你的皮肤组织和器官,此时的痛苦是巨大的。
答案并不是,因为主要还是看你坠落的地面是水泥地还是草丛以及是身体哪个部位先着地,还有抢救的时间是否及时。
我们举个例子,如果坠落的地方是小区绿化带草丛,再加上之前又下过雨,这样的绿化带泥土就是湿软的,会给坠楼者留下一线生机。虽然很幸运没有死,但却会出现内脏挫裂伤,胫腓骨、骨盆等全身多发性骨折,甚至还有高位截瘫、成为植物人的风险。
反之,如果坠落的地面是水泥地,那么生还的几率更是很渺茫,当场就会命归西天。除了要看坠落地方是什么位置外,我们还要看是身体什么部位先着地。通常来说大部分坠楼者都是头部先着地,如此一来,就算抢救得及时,120急救医生都在现场,恐怕也是无能为力。
物体自由落体时会加速坠落,对于人类来说终极坠落时速是每小时210千米,这是致命的。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从3楼也是9米高的位置坠落,死亡率只有47.75%,而从18米高的六楼坠落,死亡率高达88.6%。
可以说,任何高度的坠落都存在致命的风险,坠落的位置越高,死亡的风险就会越大。有的人会在五楼坠落而亡,有的人会在十楼坠落幸存,可以说凡事皆有例外,我们不能说越低的楼层生还几率就越大,最终还是要看坠落的位置以及身体哪个部位先着地,还有抢救的是否及时。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上演不同的悲剧,尤其是坠楼这种事故,我要防患于未然,任何事情与生命相比都是不值得一提的,为了家人,我们也要对自己负责好好活着,尤其是在疫情肆虐的当今,我们更要坚强起来,克服一切困难,迎接属于我们的胜利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