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护短的妈妈、装蒜的爸爸,往死里宠的奶奶,宝玉成长好难

杨柳依依挑 2024-12-02 18:48:17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孩子的身上往往有父母的影子,家庭教育不仅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有时候甚至还能影响到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兴衰。

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就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封建大家族的兴衰过程。读《红楼梦》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得到很多感悟和启示。今天,让我们围绕着宝二爷,谈谈荣国府贾政这一房的家庭教育问题。

父亲贾政——爱装蒜,总扮演严父的角色

贾政是一个很“爱装”的人,喜欢“角色扮演”。他本身大概算一个读书读愚了、读傻了的人,总是喜欢端着,不能放下所谓一家之主的架子。在和宝玉的互动当中,贾政试图把自己装扮成“严父”的角色。不管宝玉干什么,他总要吹胡子、瞪眼睛,大声呵斥一通,“畜生”、“孽障”是贾政对儿子的“爱称”。想想吧,这样的“爱称”哪个儿子会喜欢?长期下来,宝玉和贾政关系能好才怪!所以,我们看《红楼梦》就发现,宝玉和父亲的关系很生疏,见到父亲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

想要当一个“严父”的贾政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还在推开儿子的路上越走越远。有时候,宝玉明明表现很好,贾政也不肯赞扬他,反而故意装出生气的样子,要把宝玉“叉出去”。大观园建成,贾政和清客们逛园子,叫人宝玉喊了过来。说是要看看宝玉平时学习的效果如何,其实更主要的也是想在外人面前炫耀自家娃儿。

宝玉表现不错,贾政心下也是欢喜的。只是,不善于表达父爱的他,却仍然装作生气地样子,气鼓鼓地训斥了宝玉一顿,说他是“无知的孽障”,说他“卖弄”。

贾政和现代那些动不动就抽腰带打孩子的爸爸一样,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好孩子都是打出来的”,有事从来不和儿子沟通,直接就是往死里打。所以,很多时候,宝玉挨了打也不知道自己为啥事儿挨打。这样能有什么教育效果呢?

母亲王夫人——护短,一味偏袒儿子

王夫人爱说自己的儿子是一个“混世魔王”,是一个“孽根祸胎”。不过,这话你也就听听就算了,可别当真。在王夫人的内心里,她可真的从来都没觉得自己儿子有什么不好。在王夫人眼里,她的宝玉可是一个好孩子,根本不会做什么坏事。即使干了坏事,那也是别人怂恿的,也是别人的错。

宝玉调戏金钏儿,王夫人赶走了金钏儿,骂金钏儿是“下作的小娼妇”,说“好好的爷们被你勾引坏了”,导致金钏儿跳井自尽。晴雯清清白白的女孩儿,王夫人说她“妖精似的”,把病的七荤八素的晴雯赶出了大观园,害得晴雯含冤而死。

在书中,被王夫人冤枉的丫头好几个,但凡有事,王夫人就把责任推到丫头们身上,从来不肯好好地教育一下宝玉。她就从来没有认为她的宝玉有错,从没有认真考虑过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王夫人护犊子还自私,这样的教育方式肯定是不可取的。长期下去对孩子的成长绝对不利。

祖母史老太君——对宝玉极度溺爱

贾母疼爱宝玉,那真是往死里疼的那种。在贾母眼中,宝玉就是家里的凤凰蛋,是自己的命根子,是不能触及的底线。

一般来说,隔辈亲很正常,奶奶疼孙子在中国家庭里面太正常不过了。很多时候,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负责宠爱,爸爸妈妈负责教育。作为祖母,贾母本没有教育孙子、孙女的义务。可是,如果作为祖母的贾母在儿子、儿媳教育孩子的时候胡乱干涉就不合适了。

宝玉和蒋玉菡私下交往,招惹了忠顺王府,贾政气急了,按倒宝玉亲自抽板子。贾母听到宝玉挨打,急忙赶过来,嚷着“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此话一出,贾政也只得跪下叩头,求贾母息怒。从此以后,贾政不敢再严厉管教宝玉,宝玉越发的懒散起来。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宝玉受到的家庭教育其实是很糟糕的:

父亲过于严厉,造成亲子关系生疏;遇事不分青红皂白,只会棍棒教育,造成孩子无法从内心深处认同父亲的教诲。

母亲愚昧顽固、自私护短,有事儿就把责任推出去,造成孩子没有担当、没有责任感。

祖母一味地溺爱、庇护,使孩子心理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不能正常成长。因为有“保护伞”,做事会无所顾忌,不守规则。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宝玉没有变成薛蟠、贾蓉他们那样的人,真的很幸运。护短的妈妈、装蒜的爸爸,往死里宠的奶奶,宝玉成长好难啊!

0 阅读:1
杨柳依依挑

杨柳依依挑

杨柳依依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