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爷5代人挤居“炮楼”58年,墙厚72公分,装暖气要打通弹孔

削桐作琴 2024-12-04 12:06:57

文|十八停

编辑|十八停

炮楼一般是用于瞭望、防御、射击的用途,墙体四周有弹孔,方便炮楼里的士兵开枪射击。

这种建筑十分牢固,适合防御,但供人居住的话,就缺了些“常理”设计。

比如生活空间比较狭小,一些角落是弧形,不适合大部分家具,没有暖气、也没法排水。

即便存在这些缺点,山东这个72岁的大爷却带着一家人一住就是58年。

在此期间,大爷见证了5代人的生活点滴,这里充满美好的回忆。

即便搬离了炮楼,大爷依旧怀念着炮楼,时不时还要回去坐坐,找一找回忆......

炮楼改居民楼

青岛市李沧区内,有一处有着80多年历史的老建筑“炮楼”,这炮楼在抗日时期建起来的。

在战乱年代,拥有这么一个炮楼,对士兵来说,就是一个庇护所,枪打不进,手榴弹没法扔过来,并且还能从炮楼的弹孔,进行防御。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这并不是我国战士建下的炮楼,而是日军留下来的,抗日战争胜利后,这楼也留了下来。

在炮楼内住了58年的孙从孝称,新中国成立之后,这炮楼和附近的房子,发给了店电力部门,当时,看着这楼,电力部门的人陷入了沉思。

这炮楼太小,做研究所的话根本不够放器材,但就这么荒着也挺可惜,毕竟炮楼的质量不是一般的好。

他们将这楼改成了与员工宿舍,作为福利发放给了职工,当年,孙从孝的母亲花了3000元,买下了炮楼中的一层。

据他称,炮楼和普通的房子不一样,毕竟设计出来不是给人住的,这里没有窗户,只有射击口。

人们住进来之后,不能一直没有窗户,大家就自己动手,把射击口扩成了窗户。

孙从孝一家人刚住进来,就有些后悔了,因为炮楼里面的生活实在是太不方便了,不仅窗户要自己改造,哪都是铁栅栏,没有下水口,暖气也没法安。

夏天的时候还好,天气炎热,这炮楼的墙厚,能够隔热,但冬天就不行了,即便外面是大晴天,屋内依旧冷嗖嗖的。

在炮楼里度过第一个冬天时,孙从孝就发现了射击口的缺钱,一家人住的这一层,原本有10个射击口,几个改成窗户之后,剩下的就没管。

到了冬天,他们才知道后悔,墙上几个洞,让屋内一直循环冷空气,根本热不起来,为了取暖,他们又堵上了4个。

炮楼曾是楼王

但这样还是没什么用,后来大家发现三层的瞭望哨采光好,而且冬也暖和,这里的墙都是密封住的,适合冬天居住。

不过唯一可惜的就是,这里只有8平米,实在的太小了,一家10口,只能打一些吊铺,冬天围着烤炉睡觉。

没水、没厕所、不能排水、没暖气的日子,一家人从1962年搬进去开始,熬了20年,直到国家的发展越来越欣欣向荣,百姓的日子也迎来了好转。

不过,在通暖气的时候,大家还是难住了,因为这墙体实在是太厚了,足足有72公分,打通很费劲。

后来,众人发现,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将弹孔打通,就能成功给炮楼通上暖气、天然气。

就这样,挨了20年冻的孙从孝一家,总算过上了有暖气的日子,生活越来越美好,家里人也趁此机会,将家里装修了一下。

如今,孙从孝虽然已经搬到了有电梯的小洋楼,却依然怀念着炮楼的生活,每次提到炮楼他总是自豪的说:

“在40多年前,我们住的这个炮楼啊,绝对算楼王!”

孙从孝从没离开过家乡,他和家乡可以说是同时在成长,家乡见证了他的成长,而他也见证了家乡的变化。

当年,在他们居住的这一层,看外面的景色,这炮楼就是最高的,往下看去,只有底层的建筑,但现在就不行了。

现在再站在这里,往外看去,外面都是高楼大厦,身为家里的老大,成年后,弟弟妹妹们搬离了这个炮楼。

只有孙从孝还一直留在这里,他一来是想照顾父亲,二来也是舍弃不了对炮楼的感情。

五代人挤居炮楼

早在90年代,孙从孝工作的厂子,其实给他分发了一套20平的房子,但因为与周围邻居住出了感情,他就一直没离开。

孙从孝称,自己在这居住的58年,一家五代人都在这里生活过,刚住进来的时候,是爸爸妈妈带着爷爷奶奶,还有他和弟弟妹妹。

1975年,孙从孝娶了妻子,一直没离开,就住在炮楼,后来夫妻俩生了儿子,儿子也一直和家人住在一起。

之后,夫妻俩从父母晋升成了爷爷奶奶,孙从孝年纪大了之后,确实感觉到了炮楼不断涌现很出的缺点。

他不断的花时间改造,将原本一览无遗的生活地区,改成了一室一厅,之后还将楼下公厕也改造了一番,居住环境总算是舒服了许多。

2020年,72岁的孙从孝早已从炮楼搬出多年,面对到访的记者,他滔滔不绝的讲述起从前的生活,他的妻子魏阿姨在一旁笑着。

魏阿姨刚嫁给孙从孝的时候,其实也没想过能有今天的生活,当时,两人一个月工资加起来还没超过100。

当时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衣服破了只能补补,根本舍不得买新的,没想到,如今退休之后,她和丈夫还能住上电梯洋房。

两人刚结婚的时候,她就梦想着能住上一个有卧室、厨房、卫生间的房子,用拆迁款买下的房子交房的时候,她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子女们都不明白这种感觉,可能是因为魏阿姨吃过苦,更能明白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不过,虽然两人已经搬走了,但白天还是会回到炮楼里生活,和邻居们聊聊天,对于孙从孝来说,炮楼不止是曾经的家,里面充满着一家人美好的回忆。

有最初与爷爷奶奶、父母、兄弟姐妹生活的美好记忆,后来的妻子、儿女、孙辈们生活的记忆。

在外人看来,炮楼只是时代遗留的产物,但在他看来,他或许一辈子都无法舍去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参考资料:

1.中国青年网:《青岛:老人在日军炮楼住了55年,打通弹孔装暖气》2017-11-25

2.环球网:《老人住日军炮楼55年,借弹孔钻出暖气管道》2017-11-25

3.海报新闻:《青岛“特殊”居民楼:原系日本炮楼!男主人见证五代人生活点滴》2020-08-27

4.青岛新闻网:《他在炮楼住了50多年,如今搬进小洋房》2018-12-12

喜欢本期节目,请您点击“关注”,不错过下期分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
削桐作琴

削桐作琴

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