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指的是胆囊的粘膜表面发生隆起并突向腔内的一类疾病的统称,也被称之为胆囊隆起性病变。
这种疾病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所以人们很难察觉出来,通常都是在体检的过程中被发现的。
在患有胆囊息肉以后,有些患者定期复查即可,有些患者则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否则会发生癌变的可能。那么患有胆囊息肉以后到底需不需要切除呢?
胆囊息肉是否需要手术切除需要根据病情而定。
1、胆固醇性息肉
这类息肉是胆囊息肉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是由于肝脏对胆固醇的代谢发生异常,导致胆固醇的结晶在胆囊壁内沉积并向腔内隆起而形成的。
这类以后多是多发性的,本质上并不是新生物,一般是不会发生恶变的,患者也没有什么不适症状,息肉生长的非常缓慢,所以定期观察就可以了。
不过这种息肉很可能会发生脱落,脱落以后会成为胆结石的核心部分,一些患者会出现慢性胆囊炎的症状,如有上腹心痛、上腹饱胀等,如果症状频繁反复的发作,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饮食,是需要手术治疗的。
2、胆囊腺瘤性息肉
这种息肉是真正的胆囊肿瘤,多为单发,会逐渐的增大,有癌变的可能,并且恶变率高达10%,所以一经发现都是建议及时手术治疗的。
3、胆囊腺肌症
胆囊腺肌症是发生在胆囊的一种良性的增生性疾病,很少会发生恶变的可能。
由于局限性的腺肌症与胆囊癌很难鉴别,通常会建议进行手术切除。
如果查出的胆囊息肉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都是建议及时切除的。
胆囊息肉多数都是良性的,定期复查就可以。不过有一些胆囊息肉会不断增长,会有癌变的可能,如果患者不能及时治疗,一旦进展为胆囊癌,患者的预后会极差。
所以当发现胆囊息肉具有以下这些特点时,建议及时切除。
第一个特点就是息肉的直径大于1厘米,特别是单发的息肉;
第二个特点是息肉的直径小于1厘米,但是短期内增长的非常迅速;
第三个特点是息肉合并慢性胆囊炎或是患者的年龄大于50岁,合并胆囊结石;
第四个特点是,在进行B超检查时,息肉的血供非常丰富,疑似癌变。
如果具有以上这些特点中的任何一个,都是建议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
当患有胆囊息肉以后,如果息肉具有以上这些特点,最好是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免造成病情的加重。
在进行胆囊切除以后,由于短时间内胆汁的浓度降低,所以在术后的1~2个月以内,患者的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还要少食多餐。
在术后一个月以后,胆总管可以代偿胆囊的功能,这时可以慢慢的恢复正常的饮食。
对于健康的人来说,平时一定要吃早餐,否则很容易诱发胆囊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