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都高新遇上都江堰

看透成都 2024-01-16 10:46:27

这是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它以成都1.6%的土地面积,撬动了14.5%的GDP,这片拥有4320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以及科创板上市10家企业的热土,被称为成都“科技创新浓度最高”的地方之一。▼

这是都江堰,全国闻名的“三遗之城”、天府文明的孕育之地、成都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度、密度和品级都排在全国前列,超60%全域森林覆盖率,被誉为“成都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地方之一。▼

一个是许多人眼里,成都人拼搏奋斗的前线

另一个是广受青睐,成都人灵魂栖息的后方

当它俩携手并进

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一位是前行在岁月中的“探索先贤”,

一位是开拓于新时代的“后起之秀”。

行走在都江堰,一砖一瓦都有历史的雕刻,一街一巷都有时光的印记。从中国第一部武侠小说《虬髯客传》,到中国最早的民办学校——读书台,这座有20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岁月中前行,用传统预见未来。

目光扫过高新,车水马龙的流光溢彩,高楼大厦的鳞次栉比,现代都会的万千气象……从全国第一家国家级民营孵化器——天府新谷,到西南第一家科创板企业的诞生,这个处于而立之年、风华正茂的新区,用未来建筑当代的传统。

一面是锦官悠闲“慢生活”的底色,

一面是成都发展“快节奏”的亮彩。

都江堰在朝阳中醒来,清风拂过森林,吹散满山雾气,却升腾了南桥与岷江边,盖碗茶氤氲的悠闲。在这里,“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理格局中,点缀着近千家品质酒店、民宿,安放着锦官蓉城的悠闲底色。

高新区在夜幕中睡去,伴着奋斗入眠,暂停争分夺秒,却快进了天府1-5街和软件园里,代码中跃动的GDP。在这里,宽阔笔直的大马路与小街区横纵交错,星罗棋布数百栋写字楼,闪耀着国际成都的发展亮彩。

一个是流传千古,天人合一的“精神高地”,

一个是备受瞩目,日新月异的“创新高地”。

“千年”,这是成都都江堰习惯的时间尺度,2000多岁的道教圣山、2200多岁的超级水利工程,在岁月的史书里天人合一。

“平方公里”,这是成都高新区常用的计量尺度,从2.5平方公里的农田起步,到237余平方公里的国际新城,从“立区”到“兴区”再到“强区”,它用发展给历史再添无数笔。

一个是千年天府文明的“开源者”,

一个是成都科技创新的“开拓者”。

过去的2000多年,无数古蜀先人见过——

3000多米海拔,奔涌的岷江从茫茫雪山出发;

5条主要支流,都江堰分出的内江沃野千里;

1130万余亩农田,自这里被灌溉成天府粮仓。

我们常说的“天府之国”,都江堰是它地理上的“开源者”,它2200多年如一日,见证和保障着天府文明的富庶与成长。

最近的30多年,无数新老成都人也见证过——

1988年,省市批准筹建成都高新区

1991年,成都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

2003年,英特尔落户,大批全球高科技企业纷至沓来

2006年,成都高新区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园区

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22年,成都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三千亿台阶

……

我们常说的“国际成都”,成都高新区是其中一位主演。它用理想与科技的交响,交出了一份科技创新时代的答卷。

一个让“人才入蜀”享誉千年,

一个让“人才圆梦”深入人心。

公元前277年,秦人李冰任蜀地太守,被称为成都初代蓉漂的他,选择在都江堰“干一番大事业”,都江堰水利工程这项千古超级工程,就此诞生。从此,千年清波,贻福后人,写下了成都初代蓉漂的“创业佳话”。

高新区,被称为成都蓉漂大本营,包容了无数新成都人梦想,汇聚人才超80万。在这里,从高校人才到留学海归再到行业精英,你既能听到英国伦敦腔,也能听到标准普通话,全球各地的语言交织谱写出动人的和弦。

许多人觉得,成都高新区与都江堰像故事的某一章里,截然不同的两页。

但相信更多的人,会觉得它们彼此的先行与后发、慢生活与快节奏、精神悠远与物质勃发……都看似对立,实则统一,演绎出不同的成都魅力,和鸣为完整的天府交响。

“我在三街上班,从事互联网行业,工作还是挺累的。”

刘佳,一位普通的成都高新区打拼者,拼搏是她工作日的日常。但一到了周末……画风骤变:民宿、露营、烧烤……她经常约上几个朋友去的地方,叫都江堰。

这种由快节奏到慢生活,由奋斗到享受的极致转变,是她一直能保持状态的秘诀。

“毕竟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更好地生活才能更好地工作嘛。”

我们相信,许多成都人的丰富生活,都因如此。

是的,在高新拼搏,酣畅淋漓,在都江堰放空,灵魂栖息。

当然,这是它们最表层的“合拍”。

我们不妨更加深入、大胆地去畅想一下它俩“合拍”的方式。

比如,在两地,奏出贯穿古今的“大健康和鸣”?

高新聚集了超3千家生物医药企业,更孵化出了医联、威斯克生物这样的超级独角兽,而都江堰自古便盛产中药材,是西南闻名的中药文化的沉淀之地。

想想看,高新区的生物医药头部名企,在都江堰设立集采中心,或建设在地实验室,现代医学技术融入传统中医智慧,去构建高新、都江堰共建的大健康产业链。

又或者,孵化培育都江堰版“医联”,在都江堰山水之间的康养中心、养老社区,提供线上健康服务,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流传千古的道教思想资源,孵化都江堰“养身+养心”并举的互联网健康品牌。

再比如,电子信息技术,为都江堰敲出千年代码?

天府软件园、新川创新科技园、未来科技城……在高新区,键盘声声,敲出数千亿产值,并助力它成为IT产业版图中的重要一极。

但你是否想过有一天,都江堰也会响起同款键盘音?在森林蝉鸣中,敲出回荡千年的代码,那是高新区对都江堰文旅生活的科技助力。

还有,定制一系列文旅APP,如“掌上都江堰”“青城山元宇宙”“线上问道”互联网平台的研发,让都江堰真正进入“智慧旅游”时代。我们可以预想:当都江堰的吸引力,在互联网上进一步放大,那么,全国人民“来了还想来,走了要回来,甚至住下来”将是未来都江堰的常态。

亦或是,新兴数字经济,让都江堰年轻2000岁?

高新区新川的快手直播电商总部项目,四街的抖音集团本地生活服务,这两项优质的互联网资源,都能以地域文化为特色,以线上直播为平台,带来美食、美景、文化魅力的激情碰撞,让线上的流量产生线下经济效益,让都江堰乘上新兴数字经济的快车。

成功塑造“哪吒”IP的高新区可可豆动画、孵化《十万个冷笑话》的艾尔平方,以及腾讯新文创总部,都是高新数字文创领域的领军企业,而都江堰也拥有青城山下白素贞、灌口二郎神、赵公山财神等顶流神仙IP,两者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与广阔的市场前景。

又或者,将天府三街的《王者荣耀》搬进都江堰,在高山流水中拔地而起一座熊猫电竞馆,指尖在键盘起舞,让这片“好山好水”,增添一丝“好玩”。

要知道,数字文创催生文化经济,是当下的产业风口之一,当资本、产业与文化IP共振,那么,“东方神话故事”或将成为都江堰的城市新名片。

此外,你是否还记得老版《西游记》与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3》都曾在都江堰取景,未来,都江堰或许会成为“西部影视城”“东方好莱坞”,让这片天然的仙山宝地、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是的,从生活方式到产业链条,关于成都高新区与都江堰的“合拍”猜想还有许多许多,引入一座大学、原创一部歌舞实景秀、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气质截然不同的两地,在未来的蓝图中又能如此互补、如此合拍,而它们的碰撞,注定将绘就一幅时代与发展的美好画卷。

过往岁月,彼此守望,可见未来,相伴而行。

在成都各区“结对联动发展”的背景下,成都高新区与都江堰市一拍即合,立即展开行动,高新区将充分发挥产业优势,都江堰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双方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支持,1+1>2的初步成果已然呈现:

(2023年10月,成都高新区与都江堰结对联动工作会顺利召开)

1、两区确定未来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园区延伸建设、产业人才共享、优质项目导入、联合协同招商等10个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2、两区已确定“1 个主承载区+2个协同承载区”的结对联动合作范围,整体概念策划方案已在全球范围征集。

3、由两区共同设立的合资公司——成都高都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已完成组建,并已全面开展产业策划和招商工作;与策源资本合作的产业基金正加快设立中。

4、都江堰与高新区已初步确定结对联动首批合作项目18个,均为产业项目。

5、在都江堰设立的成都高新区—都江堰市结对联动合作区,将锁定文化旅游、数字文创、生命科技与大健康作为三大主导产业,推动相关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引领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成都高新区于2023年11月初启动的都江堰世界旅游目的地重点片区概念策划,将整合世界级资源,酝酿世界级规划,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同时在12月,成都高新又与都江堰联合主办两场都江堰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整体规划调研及战略研讨会——这两场“头脑风暴”,不只是“成都高新”与“都江堰”的深刻对话,更有来自中国社科院、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旅游集团的几十名权威专家、全国多股产业和策划力量的集结。

他们聚在一起,为成都高新与都江堰的结对联动发展献言建策,为如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出了产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宝贵意见。

从人才共享、资源共享到资金共筹、园区共创,高新区和都江堰的“双向奔赴”刚刚开始。

当“建圈强链”成为成都年度发展的热词,那么“圈”与“圈”之间的互动、共享,就注定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并将迸发出无限的可能。

当“三个做优做强”“坚定推动一三圈层区域协同发展”“全市一盘棋”成为成都统筹全域发展的注脚,那么,成都高新区与都江堰的合作,就是以不同的音符,不同的声部,共奏成都蓬勃向上的交响,发出时代的强音。

这对“最具差异化的组合”,将为区域结对联动发展带来有益探索,而无论如何,正如“岷江自都江堰分流,孕育的锦江流过高新”一样,我们处在的,是同一片河流,奔向的,是同一个方向。

【看透成都手记】

在天府之国

成都高新区与都江堰

宛如一本书中的不同文体

但历史,却将它俩背靠背地印在了同一页

为这本名曰城市发展的史诗

再添了一段全新的章节

这注定是一段琴瑟和鸣的佳话

而“两地共融彼此凝聚”的主题方向

更生动地表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

万千气象

0 阅读:90
看透成都

看透成都

关注成都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