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部豆瓣评分高达9.3分的法国电影《触不可及》,并非讲述遥不可及的童话,而是源于真实人生的动人故事。
它改编自法国作家菲利普·波佐·迪·博尔戈的自传《第二次呼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个原本“触不可及”的男人之间跨越阶层、种族和身体限制的真挚友谊。
电影巧妙地浓缩了原著中十年相伴的精华片段,将菲利普和德里斯之间充满欢笑、泪水和成长的故事呈现在银幕之上。
两个世界的碰撞:菲利普与德里斯
菲利普,是一位坐拥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贵族,却因一次跳伞事故被禁锢在轮椅上,脖子以下失去知觉。
他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物质生活,却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内心深处渴望被平等对待,渴望重拾生命的活力。
而德里斯,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的黑人青年,刚刚刑满释放,生活拮据,举止粗鲁,甚至有些玩世不恭。他缺乏经验、缺乏技能,似乎与菲利普的世界格格不入。
可正是这两个看似天差地别的人,命运让他们相遇,并开启了一段非同寻常的旅程。
电影以一段紧张刺激的警车追逐戏开场,黑色玛莎拉蒂在巴黎街头风驰电掣,德里斯驾驶,菲利普坐在副驾驶,两人脸上都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
这突如其来的场景立刻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引发无限遐想:他们是亡命之徒?他们是在逃脱追捕?
这个悬念一直持续到警察拦下车辆,才揭晓答案:菲利普配合德里斯演了一场戏,利用自己的残疾状况博取同情,从而逃脱罚单。
这个充满黑色幽默的开场,预示了两人之间不按常理出牌的相处模式,也暗示了德里斯为菲利普带来的改变。
随后,影片通过倒叙,将时间拉回到德里斯面试菲利普私人看护的场景。德里斯的目的并非为了工作,而是为了获得一份被拒签字,以便领取失业金。
面对众多拥有专业背景和丰富经验的竞争者,德里斯漫不经心的态度和对菲利普毫不掩饰的“不尊重”,反而引起了菲利普的注意。
菲利普的朋友劝他辞退德里斯,但他却坚定地说:“这就是我要的,没有同情心。”
菲利普厌倦了周围人小心翼翼、充满怜悯的目光,他渴望被当作一个正常人看待,而德里斯的出现,恰好打破了这种令人窒息的氛围。
而德里斯的直率和不拘小节,虽然有些不合时宜,但却让菲利普感受到了久违的轻松和自在。这场看似荒诞的面试,成为了两人命运的转折点。
相互救赎:从雇佣关系到灵魂伴侣
德里斯的到来,为菲利普黑白的世界注入了鲜艳的色彩。他像一阵旋风,打破了菲利普沉闷的日常生活。
他带着菲利普飙车、抽雪茄、听节奏感强烈的流行音乐,甚至去体验技师按摩,这些菲利普受伤后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德里斯的“怂恿”下,一件件变成了现实。
德里斯不把菲利普当作病人,他用对待普通朋友的方式与菲利普相处,这正是菲利普一直渴望的。
他陪菲利普聊天、开玩笑,甚至拿他的残疾开玩笑,这种看似“冒犯”的举动,却让菲利普感受到了真正的尊重和接纳。
菲利普封闭的内心逐渐被德里斯的热情和活力所融化,他开始展露笑容,重新燃起对生活的渴望。
与此同时,菲利普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德里斯。他鼓励德里斯发展绘画天赋,给予他充分的信任,并耐心地教导他一些生活礼仪。
在菲利普的影响下,德里斯逐渐变得成熟稳重,开始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他意识到,生活不仅仅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菲利普的信任和鼓励,点燃了德里斯心中的希望,让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两人的相处并非一帆风顺,德里斯的家庭困境和菲利普对女笔友的暗恋,都给他们的关系带来了波澜。
德里斯的弟弟卷入帮派纠纷,让他不得不面对家庭的责任,而菲利普与女笔友的通信,则展现了他内心的脆弱和对爱情的渴望。
这些情节的穿插,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为故事增添了现实的厚度。
音乐的交响:从隔阂到融合冲突与离别:家庭责任与内心的空虚
德里斯的家庭问题日益严重,弟弟的帮派活动让他不得不担负起照顾家人的责任。尽管菲利普给予了他丰厚的报酬和无条件的信任,但德里斯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回归家庭。
这突如其来的离别,让菲利普的生活再次陷入灰暗。他拒绝治疗,不愿与人交流,曾经由德里斯点亮的色彩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空虚和落寞。
菲利普尝试雇佣新的看护,但没有人能够替代德里斯在他生命中扮演的角色。他意识到,德里斯带给他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照料,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陪伴和精神上的慰藉。
与此同时,菲利普与女笔友的通信也遭遇了挫折。他一直不敢向对方透露自己残疾的事实,害怕因此失去这段感情。
这种隐瞒带来的焦虑和不安,更加剧了他内心的痛苦。菲利普渴望爱情,却害怕被拒绝,这种矛盾的心理,使他更加脆弱和无助。
重逢与救赎:真正的“触不可及”
菲利普的助理意识到只有德里斯才能拯救菲利普,于是打电话让他回来。当德里斯再次出现在菲利普面前时,他蓬乱的胡须和憔悴的面容,都显示着他内心的煎熬。
德里斯的回归,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菲利普黯淡的世界。他带着菲利普再次体验生活的乐趣,开车兜风,欣赏风景,鼓励他重新面对生活。
德里斯的出现,不仅让菲利普重拾了生活的希望,也促使他正视自己的感情。在德里斯的鼓励和安排下,菲利普终于鼓起勇气与女笔友见面。
这场迟来的见面,获得了童话般的结局,也让菲利普释怀,明白了真正的爱情是建立在真诚和坦诚的基础上的。
而德里斯也在这段经历中获得了成长。他学会了责任和担当,也明白了生活的真谛。
他开始欣赏古典音乐,这象征着他内心的转变和对菲利普的影响。两人最终都实现了自我救赎,并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光影与音乐:视听语言的艺术
电影的视听语言运用得恰到好处,增强了情感表达和主题的升华。光影的运用,例如菲利普面试时从阴影到光明的转变,以及德里斯照顾菲利普时柔和的灯光,都烘托了人物的情感变化。
音乐的运用,则将古典乐和流行乐的对比与融合,展现了人物性格的差异和心灵的交融。
菲利普在面试其他应聘者时,他总是隐藏在窗帘的阴影中,仿佛在审视着这些虚伪的面孔。而当德里斯出现时,他才从阴影中走出来,沐浴在阳光下。
这种光线的变化,象征着德里斯为菲利普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在德里斯照顾菲利普的夜晚,柔和的灯光照亮了德里斯的脸庞,展现了他温柔细致的一面,也突显了他对菲利普的关爱。
而音乐方面,电影巧妙地将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古典音乐代表着菲利普的贵族身份和高雅品味,而流行音乐则代表着德里斯的活力和热情。
在两人的相处过程中,这两种音乐逐渐融合,象征着他们打破了文化和阶层的隔阂,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尤其在菲利普的生日派对上,音乐更是成为了连接两人心灵的桥梁。菲利普特意请求乐队演奏古典乐,虽然德里斯对这些音乐的评价很“独特”,但他仍然耐心地陪伴菲利普欣赏。
而德里斯则用自己独特的流行乐舞蹈回馈菲利普,带动了全场的气氛,菲利普也情不自禁地跟着节奏摇摆,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这场音乐的碰撞与交融,象征着两人之间打破文化隔阂,建立起真正的理解和尊重。
影片的寓意:超越界限的人性光辉
《触不可及》并非仅仅讲述一个富豪和一个穷小子之间的友谊故事,它更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光辉和社会意义。影片通过菲利普和德里斯的经历,传递出以下几点重要的信息:
平等和尊重比同情更重要:菲利普需要的不是怜悯和同情,而是平等的对待和尊重。德里斯的“没有同情心”,恰恰是他最珍视的品质。
友谊可以跨越任何界限:社会地位、种族、身体状况都不能阻碍真挚友谊的建立。菲利普和德里斯的友谊,证明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可以超越任何界限。
即使身处困境,也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菲利普虽然身体残疾,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德里斯的出现,更让他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情。
每个人都需要被理解和接纳:无论是富豪还是穷人,无论是残疾人还是健全人,都需要被理解和接纳。菲利普和德里斯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让他们在彼此的生命中找到了慰藉和力量。
结尾
《触不可及》是一部充满温情和力量的电影,它以真实的故事为基础,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和希望的光芒。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友谊可以跨越任何界限,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可以战胜任何困境。
而这部电影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它感人的故事,更在于它传递出的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意义。它鼓励我们打破偏见,拥抱多元化,用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去发现生命中的美好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