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我们都知道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作为唐诗的双子星座他们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歌,但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诗人是李白的伯乐,也有着自己的传奇经历,他就是贺知章;
贺知章,会稽(绍兴的别称)永兴人,太子洗马德仁之族孙也。少以文词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状元,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古人讲以文会友,下面就通过欣赏他的作品进而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并重点谈谈作品对我的启迪。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咏物诗是唐天宝三年贺知章请辞回到家乡,当时正直早春二月,柳芽初发,真的是应了那句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小学时学到这几首诗歌的时候,老师们总是侧重分析这首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或者是诗中的情感流露,可是今天再读似乎可以读到一个耄耋老人回到故乡面对春风拂面,本身就有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觉,于是作者看到河边高大的柳树,倍感自在一气呵成这首传诵千年的咏柳诗;
关于《回乡偶书》二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中进士做官的时候已经三十六岁,八十六岁告老还乡,不久病逝;可以说是人生的后半生皆是客居他乡,在暮年回到家乡面对的只有物是人非,家乡的一切变得很陌生,淡淡的伤感涌上心头,但乡音未改久别回乡也自会有一份亲切感。
离别家乡变与不变的对比也在诗中直接展现,门前流水、春风依然,其间也饱含着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关于启迪与思考剑未配好出门却已是江湖,我们很多人可能走上少小离家老大回之路,当逃离北上广深的呼声越来越多,当很多人感叹在大城市的奋斗只是最最后的挣扎,因为一线城市很难接纳没钱没车买房而年轻的我们;
在北京的一位女同学抱怨合租很麻烦,合租的室友不爱干净而且生活不规律经常影响自己,可是实在没有足够的经济的实力承担不起高昂的房租,每天上下班已经很辛苦还要耗费时间与室友叨叨叨,简直还不如提前回到自己的家乡,择一良人买一套房结婚生子寻常度日;
而深圳的一位男同学则是觉得深圳遍地是黄金,只要努力就可以在这座城市顺利登上人生巅峰,现在工资虽然只是万元左右,但是公司最近上市工资几乎可以翻倍,前途一片大好,并且极力邀请我一起去深圳工作;我反问他一句年老之时是否还会留在深圳,他说了句可能会吧.......
其实朋友圈好多前辈都是抱着年轻的时候在大城市拼搏奋斗几年的想法,当自己年龄再大点没有精力去拼的时候回到自己的家乡,过上自己简单的生活,而贺知章也是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然而他的选择也是落叶归根,回到故乡,我想这也是传统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吧,年轻的时候可以四处漂泊奋斗,垂垂老矣时定要回到自己的故乡。
我只想说的是去想去的城市,和有缘的人一起做想做的事,人生不该有太多的犹豫来浪费时间,希望当你回到故乡的时候也依然是英姿勃发,宛若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