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到来,像是一场灯光忽然亮起的舞会,每个人都被照得无所遁形。过去那些工业时代的规则被打破了,按劳分配的金科玉律开始失灵,人们却还没准备好迎接按需分配的理想主义。新质生产力的高效涮链像一台永不停歇的绞肉机,将冗余的岗位、闲散的人力一一碾碎,吐出来的是冷冰冰的效率。而就业问题,就像是一道被光线切开的裂缝,深深地刻在每个社会的表面。
机器人和AI的迅猛发展,让工厂车间和办公桌前的工人们逐渐无事可做。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努力不再有意义。即便是所谓的“高端产业”,也不能凭空创造那么多工作岗位供人填补。于是,另一个方向被提出了——服务业,尤其是针对产业链和消费者的高端服务业。看起来这是条可行之路,但真能容纳所有人吗?AI似乎在回答:“当然不能。”这不是一场温暖的进步叙事,而更像是人类与自己发明的工具之间的一场博弈。
想象一下,一个未来社会,基础生活得到了保障。每个人都能免费吃上一碗隆江猪脚饭,温饱不再是问题。但当你想吃鲍鱼捞饭时,服务员会微笑着对你说:“这需要付费哦,劳动换来的那种。”这种介于按劳和按需之间的“中间主义”分配模式,听上去合理得让人心安。但真的行得通吗?人们会不会为了换取更好的生活,重新投入毫无意义的劳动?这种“吃饱归吃饱,但想吃好得拼命”的模式,真的能消解失业潮带来的恐慌吗?
在城市里,年轻人最先感受到这股寒意。他们手里的学历,像是一张过期的优惠券,无法换来期待的未来。房租高企,工作难觅,他们的生活被不断压缩。或许,为年轻人建立廉价的单身宿舍,能暂时缓解这股压力——一间不大的房间,却能装下他们所有的梦想和希望。结婚生子后呢?再换一间成本相近却舒适得多的家庭公寓,政府兜底的承诺像是一根保鲜的稻草,让那些被AI挤压得喘不过气的年轻人多了一份喘息的空间。
但这远远不够。人们需要的不仅是房间和饭菜,更需要机会。支持年轻人创业似乎是条路,但仅靠父母亲戚凑钱打本显然是不够的。政府提供无息贷款并担保风险,这样或许能让那些本来不敢想的点子真正落地生根。小微企业可能是新的就业出口,但它们也像初生的婴儿,需要被小心呵护才能长大。
然而,这一切都像是缓慢爬坡的列车,而AI的速度远远超过了社会调整的步伐。全自动的生产线、智能化的配送网络,它们不需要工资、不知疲倦,也不患人类那种对未来的恐惧。我们很难追赶上自己的发明,更难解决它带来的矛盾。UBI(全民基本收入)或许是个终极答案,但它本身也是个黑洞。钱从哪里来?发了钱之后,人们还会愿意工作吗?社会会不会因此陷入一片死气沉沉的惰性?
AI在重新书写“劳动”的定义,而我们却还在翻看工业时代的老黄历。也许答案并不在于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而在于如何缓慢地拆解它们。用廉价宿舍去平衡生活压力,用政府支持的小微企业去延缓失业潮的蔓延,用“中间主义”的分配方式去确保公平。像是在断裂的桥梁上铺设一块块石板,能不能跨过去并不确定,但总比站在裂缝前犹豫不前好。
这个过程不会美好,也绝对不轻松。人类总是被自己的创造逼迫着走向未来,像一场从未停歇的赌局,筹码是自己的命运。但赌桌上还有一点点希望——我们依然有选择的余地。选择如何重新定义劳动,选择如何重新分配财富,选择如何让技术服务于人,而不是反过来成为我们所有问题的根源。
灯光亮起的舞会终将结束,而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散场之后的路,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