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极少数成年人保持着学习习惯,而大部分人道理都懂,但就是学不进去,两者之间差异在于好奇心的轻重。好奇心源于童年时期。成年后只会增加知识量,几乎无法增加好奇心的程度。
01
顺应孩子的天性,任其探索和行动,可以极大程度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未来学习的动力,人类许多发明源于好奇心的驱动。
好奇心本来就有,不需要刻意培养,只保护就行了。
孩子把合金小汽车泡进水里,观察它的沉浮,在观察中总结经验,满足好奇心,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如果不被制止,他会在这个实验结束后进行下一个实验。如果一直没有人制止这种探索,会一直进行下去。
出现好奇心-做实验-满足好奇心-进行下一次探索,循环往复,一直到成年,这就是一个人好奇心持续下来的过程。
成年人学习拖延,一读书就想睡觉,因为好奇心不重,对正在学习的领域没有好奇心。而那些读书如饥似渴的人好奇心很重,因为有兴趣才会持续学习。没有兴趣只能用意志力,意志力是有限的,不能无限使用,所以就不够持续。
如果想让孩子终身学习,得从小好好保护好奇心,甚至有没有亲子阅读没有那么重要,好奇心会驱动他自学,而不需要外在的引导。
好奇心分正面的和负面的。吃喝嫖赌对自己没有帮助,是负面的,提高技能的好奇心是正面的。满足正面的好奇心才可以有发展有提高,我们所说的好奇心指的是正面的好奇心。
02
在成年人当中,有极个别人童年好奇心不重,反而成年以后好奇心重,也就是说童年时期的学习欲望不大,反而成年之后学习欲望大。
这种极少的现象是好奇心的回归。童年已经消失的好奇心,因为各种原因回归了,这种情况不是普遍现象,发生的概率极低。
我们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从小就要保护,而不能寄希望于成年之后好奇心回归,因为几率太小。
成年之后好奇心的回归,是因为在童年时期破坏的程度并是特别严重,有一个典型的现象是,父母不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虽然在其他方面自由很少,但在学习方面没有压力,没有造成心理伤害,很大程度上给好奇心的回归提供了条件。
这种现象可以解释小时候学习不积极,长大以后反而学习非常积极,因为有好奇心回归。
好奇心与学习的关系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知是良性知识,用知识启发智慧,学习可以启发智慧。通过书本、视频、人、事物学习都可以,工具不重要,得到启发最重要。
启发智慧需要好奇心推动,依靠意志力不长久,知道很多道理却无法执行,意志力只能短暂有效无法持续,有好奇心才会一直驱动学习,持续的学习带来智慧。
对于爱学习的人来说,学习相当于玩游戏,很多人认为学习很枯燥,但对好奇心重的人来说,学习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看枯燥的书也非常有意思,满足好奇心的文字最有意思最好玩。
有剧情的故事可以满足好奇心,说明书类枯燥的文字能满足好奇心,与他人交谈也能满足好奇心,这些都是工具,工具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满足好奇心,被满足的好奇心会生出下一个好奇心,它会生好奇心的小宝宝,一直循环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