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世界首次,1克等8吨石油,开放实验法日等17家机构参与

梁先生说事 2024-11-19 15:59:37

央视新闻发布了一则消息,中国新一代的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了重大进展,世界首次发现并实现了一种先进的磁场结构。

这种磁场结构对于提升核聚变装置的控制运行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实在去年年底的时候,中国环流三号就向全球开放了,今年就要进行首轮国际联合试验,现在已经吸引了全球十七家知名科研机构和高校参与其中。

这些机构中包括法国原子能委员会,日本京都大学等等。

那么今天就来说说中国的人造太阳。

太阳的能量

有句话说的很好万物生长靠太阳,没了太阳地球不仅仅是黑暗,各种人类使用的能源也会销声匿迹。

比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生物能等等都会消失,因为这些能源的本质都是太阳能转化过来的。

不说别的,中国最硬最棒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中,那些个推动地球进行一场史无前例远航的行星发动机,它们的能量来源是一种叫做受控核聚变的装置。

这种装置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人造太阳。

人造太阳是如今所有再开发利用的能源中,能量最为强大,使用最为方便的能源。

如今人类研究人造太阳,算起来已经有六十多年的时间了。

虽然时间很长,但可控核聚变依然处于实验阶段,但有一点非常的自豪,中国的人造太阳技术,是位列世界前列的。

那么人造太阳有什么特殊的吗?

人造太阳属于核能,而核能分成了两个方向,其一核裂变,其二核聚变。

这两个方向又各有两个分支,可控和不可控。

比如核裂变。

核裂变的本质,就是将一个原子破坏撕裂,在这种破坏撕裂的过程中,一枚小小的原子会释放出非常高的能量。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加以控制,最终就会变成一颗超级炸弹,这就是原子弹。

这个分支被叫做不可控核裂变。

在破坏原子结构的过程中,如果可以进行有效控制,并能将原子释放出来的能量加以利用,这就叫做受控核裂变,这种就是核电站的理论基础。

而核聚变就是两枚较轻的原子进行聚合,变成一枚较重原子的过程,这种过程同样会产生巨大的能量,而且能量要比核裂变多四倍。

核聚变同样分为可控核聚变和不可控核聚变。

不可控核聚变就是氢弹,想想看氢弹的引爆条件是使用原子弹,就能知道核聚变的能量会有多大?

而目前可控核聚变,只有天上的太阳可以做到。

那么核聚变和核裂变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呢?

简单的说,不管是核聚变和核裂变,它们在进行的过程中会损失质量,而损失的质量就会转化成能量。

很多人再解释的时候,喜欢使用质能方程即E=mc²。

其中E是代表能量,m代表质量,c是常量代表光速(注299792458米每秒)。

想想看就算是一千克的质量,用来乘以光速的平方,它们的结果依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这也是为什么,科学家们总是在说,人类一旦掌握了可控核聚变,就可以获得永远不会枯竭能源的原因。

那么质量为什么会变成如此巨大的能量呢?

在经典力学中,质量和能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独立,没有什么联系。

可是在相对论中的解释就完全不一样了,能量和质量是物体力学性质的两个不同方面,而且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比如说一个物体是静止的,那么这个物体有没有能量呢?

有!从宏观的角度,它至少有势能,哪怕它就是放在水平面上,也具备势能,因为势能选取的高度和参照的位置有关。

现在不钻这个牛角尖,就认为这个物体没有势能,也没有动能,那么内部有没有能量呢?

有!不仅有,而且有很多,比如分子运动的动能,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甚至是原子和原子相互结合在一起还会产生化学能,当然在更加微小的世界中,还有原子核和电子相结合产生的电磁能等等。

所以一个静止的物体,从感知上感觉似乎没有能量了,但它的内部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那么再往深了去说,这些微小的粒子,比如原子核、电子、中子、质子等等,它们同样是一种物质,在内部有没有内部能量呢?

答案是肯定的,有,一定有。

如果把这些蕴藏的内部能量,从原子,到电子,再到电子内部,全都释放出来,理所当然的就会得到庞大的能量。

比如π介子,它是基本粒子中的一种,所有介子中最轻的一种介子。

π介子在衰变的时候,会变成两个光子,光子在静止中质量是为零的,也就是说静止的光子是没有静止能量的。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打开π介子,会得到什么?会得到π介子蕴含的全部静止能量。

这是微观世界中的能量,看不到摸不到,那么说说宏观世界中的这种内部能量。

中子星,它虽然看起来是一颗星体,但本质上中子星是一颗由中子构成的星球,不然也就不会叫做中子星了。

这是一种非常恐怖的星球,密度可以达到一立方厘米一亿吨的程度。

形象的比喻一下,如果用勺子在中子星挖一勺子的中子星物质,放在地球上,那么这团物质会膨胀起来,体积变成原来的几千亿倍。

之所以会膨胀,是因为地球的质量根本达不到束缚这团中子星物质能量的要求。

有就是超强的引力,中子星的引力是仅次于黑洞的,表面的重力就可以堪比地球的二百亿倍。

接着是温度,中子星的表面温度可以达到一百万度,中心的温度达到一千五百万度,而新形成的中子星的温度更高,往往会达到几亿度的高温。

中子星的能量很大,大到和地球相互碰撞之后,地球会悄无声息的的消失。

来看看中子星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就能更深的体会到微观世界中的内部能量的恐怖。

首先中子星的外部是一层固体,厚度一公里,它虽然和星体一样,但整个中子星的外部最高的山峰只有几厘米,这一层的温度可以达到一百万度。

再往下,是由原子核构成的固体晶格浸泡在一片电子海洋中,所以这里可以看成一个放大版的微观世界。

再往深处进发,中子已经彻底的从原子核中逃离出来,飘在一个叫做简并海中。

向下走到距离表面十公里的地方,这里开始液化,而液化出来的液体并不是任何物质,而是由中子、质子、电子构成的液体。

想想看这是一种什么场景?科学家描绘,这是一个没有黏滞的超流体。

这种超流体有一个很有趣的科学现象,如果在里面出现一个漩涡,漩涡会持续几个月的时间。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