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拒绝动物内脏原因:被隐藏的太深,韩国历史给出回答

司空知山海 2024-09-21 05:23:51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

“世间美食千千万,中国占了一大半。”

这句在网络上流行开来的玩笑话,说是玩笑,其实也有几分道理。

中国美食让酸甜苦辣咸都成了色彩,很多外国人无法想象的食材,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也都成了千金不换的佳肴。

比如动物内脏,国人爱吃的肝脏、腰花、跷脚牛肉,欧洲许多游客都无法理解。

都说欧洲人见到动物内脏,无需犹豫,立马拒绝,这个现象的背后,其实藏着很多深层次的原因。

欧洲人为什么对内脏不感兴趣?他们真得一点儿动物内脏都不会碰吗?

食材储量,并不丰富

前段时间,“白人饭”这个新鲜的词汇刷屏网络。

许多去欧美国家学习的留学生们纷纷开麦,将自己在西方食物“折磨”之下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晒出的照片里,一些奇奇怪怪的食材被强行搭配在了一起,盘子里的食物色彩寡淡,可以想象到味道一定也很寡淡。

对于爱吃人间多味的中国“美食品鉴家”们来说,只能吃这种食物,的确是很值得唉声叹气的一件事情。

还有人挑战食物打卡,连续一周或者一个月晒出自己的日常食物,同样引起了评论区一大片留学生的悲惨共鸣。

可以看到,所谓的“白人饭”,看起来很健康,低油低盐低胆固醇,营养十足,但毫无食欲。

而且,原材料翻来覆去就那么几样,不说一个星期不重样吧,就连两三天不重样都做不到。

留学生的声音,又引起了广大网友对于欧美食物的热议。

许多人在提到欧洲朋友的饮食习惯时,对一个观点深信不疑,那就是他们拒绝动物内脏,平时基本碰都不会碰。

想想西方人日常吃进肚子里的东西,面包、沙拉、鸡胸肉、海鲜、面条……好像确实没有太多内脏的身影。

于是有一个解释冒出来了,说欧洲的“白人饭”虽然卖相不佳,但那恰恰是欧洲人生活富裕、身心松弛的体现。

他们不吃动物内脏,那是因为他们已经脱离了饮食上的低级趣味,不肯干吃内脏这种“粗鲁”的事情。

言外之意,欧洲人对食材有要求,有筛选,只摄入高质量食物。

而反观国人,对美食来者不拒,这反而是落后的一种表现。

类似的言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恶意藏都藏不住。

事实上,欧洲人不吃内脏,这和高不高雅、有没有要求还真没多大关系。

其中的原因,或许可以从古代韩国的身上找到借鉴的答案。

韩国的历史资料曾经描述过他们的祖先吃肉时的场景,仔细观看其中的文字,只能说作者笔力了得。

用通俗一点的话语翻译,古代韩国人吃肉,会现场屠宰动物,动物身上的鲜血以及排泄物,就那么顺着皮肉和内脏流了下来。

一旁围观的人,不需要使劲呼吸,就能闻到空中飘来的腥臭味。

可以想象,见识过此等场景的人,还怎么能接受内脏呢?

当然,场景只是表面原因。

深层次的因素在于,古代韩国人缺乏对肉类,尤其是对动物内脏合适的处理方式。

把目光转移到欧洲,情况同样也是如此。

人类料理动物的经验非常有限,即使是充足的食材摆在他们眼前,他们也会觉得无法下手,无所适从。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世纪的欧洲资源并不丰富,农业发展也没有到达理想的水平。

粮食生产属于种植业,饲养可以食用的动物属于畜牧业,乍一看,这两者没有太大关系。

但实际上,前者能够直接决定后者的情况。

那时候的人类化学技术还没有进步到足以产出饲料的水平,所以粮食作物不仅仅是人类主要的口粮,也是许多动物的口粮。

在农业生产并不发达的情况下,许多欧洲人甚至连自己的肚子都无法填饱,更别说分出多余的粮食,饲养肉猪肉牛等动物。

都说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本。

从古代社会的重农抑商,到现代社会的各个产业协同发展,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始终没有变过。

在没有足够的粮食作物支撑的情况下,人类的生产生活质量将会大打折扣。

历史的视角为欧洲人不吃内脏这件事给出了答案,健康和科学的视角同样也能提供一定的依据。

不止一个医学专家说过,动物内脏里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胆固醇,正常人过量食用,有极大可能会患上多种多样的疾病折磨。

至于那些本身就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对于动物内脏更是要敬而远之。

再来看看欧洲人的大体格,身材与亚洲人相比普遍更加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概率也更高,拒绝动物内脏是个明智的选择。

如果因为贪图口舌之欲,给身体造成更大的负担,那么结果肯定是得不偿失。

如果我们再把目光放的更加宏大一点,以人类文明的视角分析东西方差距,就更能看到这一情况的根源所在。

文明厚度,有所不同

众所周知,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文明的传承和积淀。

文明厚度越广的国家,饮食文化当然也就越丰富多彩,这个道理反之亦然。

就拿中国来说,动物内脏国人也能给它做出花儿来。

川菜当中的爆炒腰肝,把两种动物内脏混合在一起,用麻辣鲜香的味道盖过内脏本身的腥味,再用适合的火候爆炒。

能够做好这道菜的厨师,对于烹饪一定得心应手。

川渝地区的火锅,也是动物内脏的好伴侣。

绝大多数爱吃火锅的人,都没有办法拒绝毛肚的诱惑,清清脆脆的毛肚裹满红油火锅的味道,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同样在西南地区,跷脚牛肉如今已经成为美食界的文化遗产。

所谓跷脚牛肉,大多数烫的都不是牛肉,而是牛杂,也就是牛的内脏。

从舌头到心肺,从小肠到牛肚,没有不能吃的,只有厨师不会做的。

把视线移向北边,老北京的铜锅涮羊肉,除了会烫羊肉之外,烫起羊杂也是有一手。

北方的肚包肉,更是肥而不腻,满口留香。

这还不是国人烹饪动物内脏的全部做法,但光是这些,就已经让人食指大动。

说到底,中国人能够把内脏做出这么多的花样,那是因为中国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支撑一切烹饪的创意和想法。

甚至很多现代人自以为新鲜的做法,在老祖宗那里都能找到影子。

不只是美食,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中国传统文明,就流淌在五千年的文明长河当中,生生不息,源源不断。

文明是个抽象的概念,但放到具体的文化领域,抽象就会变得具象。

而欧洲人对待食材的态度,简单来说可以用四个字形容:能扔就扔。

他们没有办法去探索一样自己无法理解的食材,也没有技艺和底蕴支撑着去创造新的点子。

从中世纪到现代社会,欧洲人对食物的精度越来越看重,在西餐的设计和摆盘上有许多讲究,甚至就连西餐礼仪也发明出了不少内容。

但他们忽略了美食的广度,或者说不是忽略,而是在对待广度的问题上无能为力。

中国人引以为豪的许多烹饪方式,落到欧洲人的眼中就成了猎奇。

不少欧洲游客来中国旅行,反馈的心声都是,他们从来不知道一盘菜可以有这么多处理方式。

烹饪技术和风格上的差距可以被抹平,但是文明厚度和文化传承上的差距却永远客观存在,这是时间追不上的鸿沟。

虽然许多欧洲人的确对动物内脏不感兴趣,但我们不要忘记,矛盾具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

遥远的欧洲大陆上,还是有许多可以称之为代表的、以动物内脏为食材的品类出现。

美食智慧,处处可见

食物不仅具有艺术性,还处处都藏着来自于生活的智慧。

比如意大利佛罗伦萨广场上的牛肚包,这项由意大利人创造出来的美食,和中国人在食物烹饪方面的思路就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有人说,牛肚包约等于变化版的中国肉夹馍,牛肚包里面的食材,约等于中国的卤煮火烧。

它打破了意大利人对食物精挑细选的风格,看似有些粗糙,实则暗含着社会百态。

在15世纪前后,牛肚包就已经出现于佛罗伦萨的大街小巷。

据说这种食物是工人阶级的发明,它最大的优点就是物美价廉,能够把许多成本较低的食材整合到一起,而且饱腹感十分明显。

工人阶级曾经处于社会底层,经济条件并不好。

对于他们而言,去精致的西餐厅享受美食完全是一种奢侈,能够有牛肚包这样的食物出现,他们的需求就能够得到满足。

渐渐地,工人阶级地位逐渐提高,收入也有所增加,而牛肚包作为一个时代特殊的记忆被保存了下来。

现在,不仅当地人会排队购买牛肚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会特意到广场的摊位前打卡。

老板还曾说,牛肚包是最受亚洲游客欢迎的意大利食物。

同样,在意大利的平民生活区,由动物内脏引申出来的生活智慧也仍旧清晰可见。

这个地方的人们常常食用一种面包酱料,名为鸡肝酱。

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它是使用上流阶级无法接受的鸡内脏做成的。

在19世纪前后,欧洲社会阶级分明。

质量更好的肉类当然会优先供给上流社会,在肉类成本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底层人士想要打打牙祭,只能转向边角料,甚至是动物内脏。

生活逼迫之下产生的智慧,足以让他们应对棘手的动物内脏。

牛杂可以做成类似牛肚包的东西,鸡肝和鸡肺可以混合制作酱料,鸭肝可以冒充吃不起的鹅肝,猪肚煮成汤也别有一番风味。

这些食物在当时被贴上了穷人美食的标签,后来陆陆续续走进欧洲的小餐馆,席卷了许多的烟火气息,变成了独特的内脏美食。

哪怕是拒绝内脏的欧洲市民,在闻到苍蝇小馆传出的香味之后,也会忍不住驻足和走进。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欧洲人拒绝动物内脏,这本身就是一种流传甚广的刻板印象。

要是实在对小餐馆里的美食不感冒,看看高档西餐厅里摆上桌的鹅肝也该知道。

动物内脏其实从来不是欧洲人的禁忌,区别只是在于他们的确有所筛选而已。

结语

中世纪较为落后的农业生产,贫瘠文明之下贫瘠的烹饪技术,以及内脏本身存在的健康隐患,共同把欧洲人推得越来越远。

然而远和近本身就是一种矛盾概念,有人远离,有人自然也在靠近,欧洲的内脏美食其实也别有一番风味。

参考资料

美味的动物内脏真的是传说中的“健康杀手”吗? 澎湃新闻

告别糊口经济 光明网

意大利人餐桌上的“内脏美食” 新华网

0 阅读:16

司空知山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