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为什么没传位给儿子,而是弟弟赵光义?这其实怪他自己!

情怀历史 2024-09-04 18:46:23

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或北宋。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他去世后,是弟弟赵光义即位。那么,问题来了,赵匡胤为什么没传位给儿子,而是弟弟赵光义?这其实怪他自己!

具体来说,赵匡胤有四个儿子,分别是赵德秀、赵德昭、赵德林、赵德芳。其中,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都属于早夭的情况。不过,赵匡胤还有两个儿子,也即具备将江山传给他们的条件。但是,因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赵匡胤未能传位给他们。

一方面,这是因为赵匡胤去世的太过突然,这导致其未能做好继承人的培养和确立工作。公元960年,34岁的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成功取代后周,建立了北宋。此时,北宋周边存在较多的割据势力,也即赵匡胤的当务之急是一统天下,而不是册立太子什么的。

于是,自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选派得力将领戍边,防御辽和北汉,同时派遣主力南征,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势力,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

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李煜奉表投降。但是,仅仅一年后,也即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赵炅饮酒,共宿宫中;隔日(二十日)清晨(11月14日),赵匡胤被发现在万岁殿逝世,享年五十岁。

作为一位武将,赵匡胤显然想不到自己会在五十岁的时候突然去世。更为关键的事,在此之前,赵匡胤也没有身患重病的记载。所以,赵匡胤很可能是想在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后,再开始继承人的培养工作。不过,上天最终没有给赵匡胤足够的时间。

另一方面,赵匡胤对弟弟赵光义的倚重,其实和杯酒释兵权存在直接的关系。建隆二年(961年)七月初九日,宋太祖赵匡胤为防止陈桥兵变的历史重演,采纳赵普的建议,在一次宴会上对石守信等大将威逼利诱,迫使其交出兵权,回家养老,从而收回了大将的兵权。在解除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后,太祖另选一些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杯酒释兵权事件发生之后,宋太祖当年执掌兵权的结义兄弟的禁军职务全部被解除,且从此不再授予他人。

在杯酒释兵权后,赵匡胤不得不重用赵光义等宗室。建隆二年(961年)七月以后,赵光义长期出任开封尹。开宝六年(973年),赵光义受封晋王,位居宰相之上。正是因为跟随赵匡胤打江山的武将基本上都回家养老了,等到他突然病逝的时候,文武百官自然不敢提出拥立赵匡胤儿子的主张,也即朝廷缺乏制衡赵光义的力量。于是,赵光义因为掌握了大权,得以顺利继承了皇帝的宝座。

最后,前面已经说过,赵匡胤有四个儿子,其中两位早夭。不过,等到赵光义登基后,另外两位的下场也不好。

赵德昭(951年-979年9月26日),字日新,宋太祖赵匡胤次子。太平兴国元年(976年),赵光义即位后,赵德昭担任京兆尹,移镇永兴,兼侍中,封武功郡王,并诏令赵德昭与齐王赵廷美朝会应班列宰相之前。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加封检校太尉。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德昭跟随宋太宗出征幽州,结果遭宋太宗斥责后自刎。

赵德芳(959年—981年4月23日),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赵德芳病逝,年仅二十三岁。英年早逝后,赵德芳被追赠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后加赠太师,改封楚王、秦王。《宋史·宗室传》对赵德芳之死用了“寝疾薨”三个字,因病医治无效死亡。

2 阅读:500

情怀历史

简介:往事如风,一座城、一段历史、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