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种植土豆?还产出了上万斤,中国科研人员又解决一大难题!

来科点谱 2024-09-19 11:36:25

一说起沙漠,所有人的印象绝对都是“鸟不拉屎”。

但你能想象沙漠之上,长满土豆或其他蔬菜的场景吗?

我国科学家那是真的牛!在我国的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漠就曾种出了上万斤斤的土豆!

毛乌素沙漠

毛乌素,这片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与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沙漠,面积足足有4.2万平方公里,比一个海南岛还大。

早在千年前,这里曾是一片令人心驰神往的绿色天堂。

《太平御览》中记载,匈奴首领曾盛赞毛乌素“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

是的,你没有看错,曾经的毛乌素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孕育了繁荣的游牧文明。

匈奴等游牧民族在这里逐水草而居,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但是,谁又能想到,这片土地竟会一步步走向沙漠化的深渊?

唐朝中期,毛乌素地区的生态环境开始“亮起红灯”。

战争的铁蹄无情地践踏着这片土地,过度开垦也使得原本的生态平衡被打破。

就这样,曾经的“塞上江南”逐渐披上了黄沙,绿色在一点点消退。

到了元朝,毛乌素地区总算迎来了短暂的“喘息之机”。

清朝以来,随着人口增长和对土地需求的增加,毛乌素地区的生态环境再度恶化。

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加上气候日益干旱,毛乌素的沙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最终演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不过,在这片土地,依然有人在负重前行,他们就是治沙人。

治沙人

治沙,可不是简单地挖个坑,种棵树就能解决的事儿。

毛乌素沙漠气候干燥,风沙肆虐,种下去的树苗,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个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聪明的中国人想出了一个办法:种“防护林”。

他们在沙漠边缘,种下一排排沙柳、樟子松,这些树耐旱、抗风沙,就像一道道绿色长城,硬生生挡住了风沙的侵蚀。

有了防护林的保护,后续的植树造林才有了希望。

为了让树木更好地扎根生长,他们又发明了用稻草、麦草编织成一个个方格,固定在沙地上,既能防风固沙,又能保持水分,堪称“沙漠里的黑科技”。

这些看似简陋的“土办法”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智慧。

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治沙,靠的不是一时的热情,而是一代代人的坚持和传承。

老一辈治沙人,在条件极其艰苦的年代,凭着一腔热血和两手老茧,硬生生在沙漠里种出了一片片绿洲。

他们的精神,感动了无数后来人,也激励着更多年轻人加入到治沙的队伍中来。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毛乌素沙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今已经被绿色覆盖,沙尘暴出现的频率大大降低,空气也变得清新了许多。

更令人欣喜的是,经过生态修复,毛乌素沙漠的土地竟然具备了耕种条件。

科学配置的土下种植的土豆

毛乌素地区的沙土并非完全没有利用价值,科研人员发现,当地特有的红胶泥,也就是砒砂岩,与沙土以2:1的比例混合,竟然能够形成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土壤。

红胶泥虽然容易风化,造成沙尘污染,但其富含的矿物质元素,恰好可以弥补沙土缺乏养分的缺陷。

这一发现,为毛乌素沙漠的治理带来了新的曙光。

在此之前,科学家们已经在毛乌素地区进行了一系列农业科研探索。

他们利用废弃的煤粉和沙土,成功种植了航天蔬菜和大豆,创造了沙漠农业的奇迹。

这些成果,证明了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只要找到科学的方法,沙漠也能变成绿洲。

在科学配比的基础上,毛乌素地区的土豆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当地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到沙漠治理和农业开发中来。

从最初的几亩试验田,到如今的万亩良田,毛乌素沙漠的绿色版图不断扩大,昔日的荒漠,正在变成生机勃勃的“土豆之乡”。

毛乌素沙漠的土豆种植,不仅创造了经济效益,也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土豆作为一种根茎类作物,其发达的根系可以有效固定土壤,减少风蚀,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土豆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施用有机肥,可以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肥力的恢复。

毛乌素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沙地土豆独特的品质。

干燥的气候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充足的日照和昼夜温差,使得土豆积累了更多的干物质和糖分,口感更加香糯,深受消费者喜爱。

沙地土豆的热销,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可观的收入,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些大型农场一亩地的农作物产量3-4吨左右,最高的时候能达到5吨。

除了土豆,科学家们还在不断探索新的种植模式,例如种植柠条、栽培猴头菇等,以期构建更加多样化的沙漠生态系统。

这些努力,不仅是为了恢复生态环境,更是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毛乌素沙漠的蜕变,是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也展现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决心和能力。

治沙英雄石光银 让“沙窝窝”变“金窝窝”

石光银,一个名字和“沙漠”紧紧捆绑在一起的名字。

他这一辈子,似乎都在和这漫漫黄沙较劲,誓要将这吞噬一切的“怪物”驯服,还家乡一片绿色。

石光银打小就生活在陕西榆林,那是一个“面朝黄沙背朝天”的地方。

从小到大,风沙就没消停过,不是刮得人睁不开眼,就是把辛苦种下的庄稼给毁了。

石光银亲眼目睹了沙漠的残酷,也深刻体会到了家乡人民的困苦。

治沙,成了他心底最深的执念。

1967年,还不到20岁的石光银,就成了村里治沙的带头人。

他带着一群年轻人,硬是在沙窝子里种下一棵棵树苗。

那时的条件有多苦?风餐露宿是常态,饿了就啃口冷馍馍,渴了就喝几口沙土混杂的脏水。

可即使这样,石光银也没想过放弃。

1984年,国家出台政策,鼓励个人承包治理荒沙荒山。

石光银听到消息后,立马辞去了农场场长的工作,成了全国第一个承包沙地治沙的农民。

他承包的,是当地有名的“狼窝沙”,一片寸草不生的荒芜之地。

这“狼窝沙”,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凶险无比,别说种树,就连靠近都难。

可石光银偏偏不信邪,他带着村民们,一头扎进了这漫漫黄沙之中。

治沙的苦,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风吹日晒,沙石飞扬,石光银和村民们的皮肤被晒得黝黑,嘴唇干裂,眼睛布满血丝。

现实却给了石光银沉重的一击,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他前两次的治沙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辛辛苦苦种下的树苗,一夜之间就被风沙吞噬殆尽。

村民们开始动摇,家人也劝他放弃,可石光银的决心却更加坚定。

他意识到,要想战胜“狼窝沙”,不能蛮干,得讲科学。

石光银开始四处学习治沙经验,向专家请教种植技术。

他带着村民们,尝试着用“障蔽治沙法”来固定流沙,终于,树苗的成活率提高到了八成。

看着一片片新绿在“狼窝沙”上蔓延,石光银和村民们都激动不已。

他们用汗水和智慧,终于撕开了“狼窝沙”的口子,让绿色重新回到了这片荒芜的土地。

石光银的治沙事业,并非一帆风顺。

1986年,一战狼窝沙,失利;1987年,二战狼窝沙,又碰了一鼻子灰。

2008年,命运又一次给了石光银沉重一击。

他的儿子石清明,在外出考察治沙项目时不幸遭遇车祸,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痛苦常人难以想象。

悲痛中的石光银,却依然选择坚守在治沙一线。

他说:“儿子走了,但我还有孙子,我要把这片绿色留给他们,让他们继续守护这片土地。”

在石光银的影响下,他们一家三代,接力传承着这份对土地的热爱,对绿色的执着。

如今,石光银的孙子石健阳已接过了治沙的接力棒,他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治沙与电商、旅游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的路子。

石光银,这个曾经的放羊娃,用40多年的坚持,硬是将一片“不毛之地”变成了绿洲。

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投身到治沙事业中。

参考信源

每经网

360百科

0 阅读:1155
评论列表
  • 2024-09-19 22:57

    沙土种出来的土豆,应该非常好

  • 2024-10-26 17:25

    内蒙古的洋芋很好吃。麻皮子,翻沙的

来科点谱

简介:鸢飞唳天 聊点不知道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