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芳华》背后:连杀4个女人后,李三郎才终于坐稳了皇帝宝座

北方丽人读书观史 2025-02-10 12:31:37

看《国色芳华》,发现唐朝女性的地位的地位和生存环境还是不错的。虽然辛苦不易,但何惟芳能带着女伴们在长安开花店,过上有钱有尊严的生活,这是其他朝代女子很难想象的。

唐代女子地位高,除了融入北方鲜卑血统之外,更因为三代之后,女皇帝武则天的横空出世,让女性的地位大大提升。

女皇的出现当然让男人们不爽不忿,但却给更多女性以强大的暗示与榜样。便是女皇年迈后,皇权重归李氏子孙,还有一些女人们前赴后继,在朝堂后宫角智角力、翻云覆雨,渴望复制她的传奇,问鼎江山。

这时候,一个年轻男人登上政治舞台,他相继杀死了4个女人——这些女人也都是他的血脉亲人,踏着她们的鲜血,他才终于坐稳了皇帝宝座。

这人,就是《国色芳华》中的“三郎”,唐玄宗李隆基。

第一个是韦皇后。

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是相王李旦的三儿子,故称“三郎”。

李三郎出生之时,正是女皇武则天称帝之前。他8岁时,嫡母与生母入宫给女皇拜年后失踪,再后来父亲李旦被废黜。他从小在险恶的环境中成长,成为一个隐忍深沉的少年。

武则天被迫退位后,三郎的大伯李显复位,便是唐中宗。李显是武则天的三儿子,曾被母亲扶上皇位又废掉。而在他之前,他的两个亲哥哥都在与母亲的较量中失败死去,他身心濒临崩溃,一度想要自杀。关键时刻,是他的妻子韦后鼓励他、安慰他、支持他,他才挺过最艰难的时候。

李显对患难与共的妻子十分感激,发誓说,如果有一天我能得见天日,一切都听你的,任你所为。

李显是个说话算数的男人,他复位后,果然对妻子言听计从,韦后大权独揽,便是韦后红杏出墙他也丝毫不介意,嗯,他也有众多嫔妃不是?

公元710年,李显骤然去世(据说是韦后给毒死的,但我觉得应该不是),韦后立幼帝临朝执政——又一个武则天诞生了。

然而仅仅18天后,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了韦后,她的女皇梦破灭了。

第二个是安乐公主。

安乐公主是李显和韦后最小的女儿,她与李隆基年龄相仿,出生在父母被贬黜的路上、最绝望的时刻,所以她最受宠爱。

父亲重登帝位时,她唯一的嫡亲哥哥已经死去,她便想要效仿女皇奶奶,请父亲立她为“皇太女”。李显虽然没有同意,但也没有立皇太子,一直在犹豫摇摆中。

李显死后,她与母亲韦后战在一起,企图掌控朝政。“唐隆政变”当夜,安乐公主与李隆基的将士格斗良久后被斩杀,结束了她的女皇梦。

第三个是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本是唐高宗(李三郎爷爷)宰相上官仪的孙女,因为上官仪触怒武则天被满门抄斩,尚在襁褓中的上官婉儿随母亲入宫为奴。

上官婉儿遗传了家族基因,在母亲的教导下小小年纪便显示出非同凡响的才华,得到了武则天的欣赏与培养,开始担任女皇的秘书,并逐渐参与国家政事,进而染指权力。在中宗李显复位的政变中,上官婉儿站队正确,被封为“昭容”——这虽然是个后妃的名号,却也是权力职位的象征。因为上官婉儿不仅在宫中有住处,也同时在宫外开府办公,拥有极大的权力,成为“无冕宰相”。

李显死后,上官婉儿虽然支持韦后掌权,但也给自己留了后路。她与太平公主商量,主张相王李旦(李隆基父亲)参政。

“唐隆政变”之夜,上官婉儿带领宫人秉烛出迎前来攻打的部队,并拿出当日与太平公主联合写就的遗诏,证明自己是支持李唐皇室的。奉命前来斩杀的将领犹豫了,他去请示李隆基,李三郎毫不客气,下令斩杀......

第四个是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小女儿、李三郎的亲姑妈。他们曾经志同道合,一起发动了“唐隆政变”,杀死韦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将李旦推上皇位。

然而,太平公主也是有着强烈权势欲的,她与太子李隆基在权力斗争中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713年,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太平公主被赐死,她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杀死了最后一个女对手,踏着4个女人的鲜血,李三郎才终于坐稳了皇帝的宝座。

随即,他改元“开元”,从此心无旁骛地开始治理国家,成就了“开元盛世”这一历史伟业。当然,从此也让女人们失去了与男人争权的信心和斗志,此后千年,她们就越来越被男人们束缚,地位也越来越低了......

0 阅读:4
北方丽人读书观史

北方丽人读书观史

分享读书心得,钩沉历史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