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将“America”由“美利坚”改为“阿麦瑞卡”或“米国”!

小飞鱼儿写文 2024-11-01 10:10:55

自由美利坚,枪战每一天!

特朗善在美国大选中被枪击,再次将这句戏谑之语推向全世界。

♥“America”与“美利坚”

“美利坚”作为“America”的中文翻译,其背后有着一段历史和文化的演变过程。

在中文里将“America”翻译成“美利坚”,主要是基于音译的原则,同时结合了一定的意译成分。

早期接触:在19世纪中叶之前,中国与美洲的交流相对有限。

那时的中国对于远在大洋彼岸的国家了解不多。

翻译的出现:随着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门户,以及后来的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中国开始有组织地引进和学习西方文化与科技。

在这个时期,“America”这一名称通过各种途径传入中国。

音译+意译:“美利坚”这个译名很可能是基于“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这一官方名称的部分音译(“美”来自“America”,“利坚”则是对“United States”的音译简化),同时也蕴含了一定的意译成分。

其中,“美”字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美国的一种美好想象或者希望,而“利坚”则可能是对“United States”的简称“U.S.”的音译,意味着联合或者坚固。

普及和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利坚”逐渐成为了“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在中文中的常见译名,尤其是在描述美国这个国家时。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语境和现代汉语中,人们更常用“美国”来指代“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总结来说,“美利坚”是“America”在中文中的一个古老且具有特定文化含义的译名,它的形成受到了历史、文化交流和语言习惯的影响。

♥清朝帝师徐桐的态度

清朝帝师徐桐对于将“America”翻译成“美利坚”的态度是强烈反对的。

徐桐(1820~1900), 汉军正蓝旗人,同治帝之师,官至礼部尚书、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等。

《世载堂杂忆》载:“美国”被译作“美利坚”,徐桐听闻十分恼火,说“大清无一美,无事不利,无所不坚,它们算哪门子‘美’‘利’‘坚’?”

徐桐不但对“美利坚”很不以为然,对西班牙、葡萄牙更是不屑一顾:“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国,史所未闻,籍所未载,荒诞不经,无过于此!”

♡文化自信与排斥心理

徐桐作为晚清时期的著名理学家和帝师,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和自信。

在他看来,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优越的文化,而西方列强则是野蛮和落后的象征。

这种文化自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和抵制。

♡政治立场与排外情绪

徐桐在政治上属于保守派,坚决反对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认为这些改革措施会破坏中国的传统制度和文化根基。

他对外洋事物持有强烈的排外情绪,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是邪恶的、有害的。

这种政治立场和排外情绪也影响到了他对“美利坚”这一译名的看法。

♡语言习惯与传统观念

在徐桐所处的时代,中文翻译中往往注重音意结合,追求“信达雅”的原则。

然而,徐桐对于将“America”翻译成“美利坚”感到不满,认为这种翻译过于美化了外国,违背了传统观念中的谦卑和谨慎原则。

他坚持认为应该使用中性或贬义的词汇来描述外国,以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社会舆论与个人影响

徐桐的反对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上部分人士对外来文化和事物的抵触情绪。

他的言辞激烈、态度坚决,对当时的社会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然而,由于他的立场过于极端和偏激,也使得他的主张未能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综上所述,清朝帝师徐桐对于将“America”翻译成“美利坚”的态度是强烈反对的。

这一态度源于他的文化自信、政治立场、语言习惯以及个人影响力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改变的时候到了

无论是1999年的辛普森案,还是央视不时报道的美国校园枪击案,亦或是通过自媒体平台传播的美国枪击视频。

上述事实,无一不是把公知们宣扬“枪在弱者手中,才能让强者心有所忌”的关好画面击得粉碎。

加之美国军舰在中东被胡赛武装袭击等种种迹象,“America”明显已经配不上“美、利、坚”三个字的高大上。

将“America”由“美利坚”改为“阿麦瑞卡”或者“米国”,理应是不错的选择。

0 阅读:0

小飞鱼儿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