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还不错,随手订阅我们吧↓↓↓
△全国高温落区预报图(中央气象台/发)
民声天下7月10日北京快讯 转眼间,传统二十四节气的“小暑”已然来到。本周(10日-16日)的全国天气舞台,在专家看来,“主角”依然是强降雨、强对流、高温。华北平原一带的高温,周初减弱减少,周后发展增多;而且,闷热度也增加。南方的高温和降雨,间断出现;江南南部和华南,持续受到副高影响,高温闷热不间断。四川盆地到黄淮降雨趋增,东北要警惕强对流。
专家表示,监测数据表明,今天(10日)南北方的高温区,可能会连成一片,这应该是今年(2023年)以来,中东部地区,最大范围的高温。今日可能超过40℃区域有,福建东部、浙江东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北京东南部。
据专家介绍,明天(11日)就将开始“数伏”。今年(2023年)的“三伏”依然是“长版40天”;而结合年鉴可见,大约70%的概率,都是“长三伏”。从气候统计来看,“三伏“期间,高温日数和平均最高气温,前五的省会/直辖市为,重庆、杭州、福州、南昌、长沙。夜间最低气温前五分别是,上海、南昌、武汉、长沙、杭州。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人士强调指出,形势上研判同样不难发现,通常“三伏”期间,是长江中下游等地为全年高温核心时段;合肥、南京占比超70%。而且,因为湿度大,闷热天气的体感温度会比实际气温更高。(责编/翔宇)
*编者注:
以上文字,旨在传递更多最新资讯。版权内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您可将相关线索私信我们,也可在文章末尾评论留言即可将您手中的相关线索第一时间反馈。)
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互动话题:你认为正常吗?】
↓↓↓欢迎在底部留言,发表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