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国乒三个人退出世界排名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樊振东马龙陈梦这些大牌选手集体抗议WTT的规则,让我想起来以前看过的一些职业体育的故事,运动员和组织机构之间的矛盾总是存在的。
国际乒联这次终于坐不住了,专门开会讨论这个事情,还要成立工作组来收集意见,这种态度的转变其实挺让人意外的,毕竟之前WTT一直都是很强硬的样子。
樊振东退出世界排名的时候说自己身体吃不消了,这话听着特别实在,一个运动员能说出这种话,肯定是真的被逼到没办法了,要知道他才27岁,正是最好的年纪。陈梦的情况也差不多,她还差一个世乒赛冠军就能大满贯了,这个时候退出世界排名,对她来说肯定是下了很大决心的。
马龙虽然没说什么,但是他的沉默其实也说明了问题,作为队里的老大哥,他肯定是想得更多的。
WTT这个组织成立才没几年,就想把乒乓球办成网球那样的商业赛事,但是好像操之过急了,搞得选手们都吃不消。
去年北京的那场大满贯,光门票就卖了6000多万,但是运动员拿到手的奖金却不多,王楚钦一年到头才拿了188万,这个差距确实有点大。刘国梁现在的处境也挺尴尬的,既是中国队的教练,又是WTT的董事会主席,还是国际乒联的副主席,这么多身份要平衡,确实不容易。
WTT的规则越来越严,明年开始退赛要罚款,而且罚得还不少,对世界前十的选手来说最高能罚到11000美元,这确实有点过分了。
ATP的做法就比较人性化,有豁免权制度,根据选手的年龄和比赛场次来给予一些特权,这样选手就能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赛程。
网球选手的奖金也高得多,辛纳和兹维列夫去年都拿到了250多万美元,这种激励机制确实更合理一些。
WTT现在的问题就是太着急了,想一下子就把所有事情都做好,但是忽视了运动员的感受,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现在的情况就是,选手们累得不行,拿到的钱又不多,还要被各种规则约束,这种情况肯定是不能持续的。
其实可以考虑让退役运动员来参与规则的制定,毕竟他们最了解选手的需求,也知道什么样的规则是合理的。
建立一个独立的运动员工会也是个不错的主意,这样选手们有了组织,维权的时候就会更有力量。赛事收益的分配也需要更加透明,不能光看到门票卖得多,却不见运动员们的收入增加。
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良性循环,让运动员们能够专注于比赛,而不是整天担心各种规则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