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伴儿,还有闺蜜两口子,四人一起自驾游,回来歇了一天,到晚上闺蜜把账单发给了我,我看了一下,发现两个问题:

一、发现自驾游更合适
这次自驾游,是闺蜜发起的,本来是去河南胖东来打卡,结果又临时多加了两天,去了八里沟、天界山和宝泉。
我们两家说好的费用AA,两个男人轮流开车,闺蜜负责订酒店买门票吃喝玩住这些操心的事,所以都是她支的钱。
只有我没操心也没出力光跟着玩了。
说好AA比较省事儿,关系好归好,费用平摊各自心里没负担。不然结账的时候都争着付钱太心累,彼此客气了反而玩不好了。
这次自驾游,除去购物,我们各自花费2528元,真心不算多。
四月上旬我和老伴儿去了一趟扬州泰州,也是来回四天,不同的是我们没有开车,坐高铁去的,市内打车,共花费3595元。
两次相比,还是自驾游省钱,而且自驾游更随性更自由一些,想去哪里,输上目的地导航就行,唯一的就是开车的比较辛苦。

二、算账发生一个小插曲
昨天晚上,闺蜜发来账单,让我再核对一下,并告诉我,我付钱买的蛋糕和水果也AA了。
哈哈闺蜜这么细心,我都没想到,买的时候也没寻思,就想着那个丝绒蛋糕不能往回带,就买了当时尝尝吧。
买水果的时候也是想着补充一下维生素,就买了两盒,剩下的没吃了第二天还扔了。
既然加进去了我也不再客气了,最怕让来让去的弄的不得劲儿。
准备给闺蜜转账时,又寻思别看错数了,再点开微信看看吧,结果这一看,忽然发现闺蜜用平均数把我付的38元全减去了。
我觉得不对,寻思半天应该减去一半吧,于是我又给闺蜜说了一声,她算的我应该负担2509元,我算的应该负担2528元。
闺蜜说闷了半天才明白,夸我还是干过会计的会算账。
之所以说清楚,并不是这十几块钱的事,而是觉得这样大家心里都没负担。
省的算多了她觉得不好意思,算少了我觉得不好意思。
闺蜜说自己从小就语文数学都不好,可她在唱歌跳舞弹琴方面样样在行。而我唱跳都不行,却从小喜欢文字,长大了又干的财务。
这一次出游都是闺蜜操心,所以她就当了临时会计。
就这样我转给了闺蜜2528元。可转完钱,我又发觉自己弄错了,因为闺蜜算总账的时候已经把我付的钱加进去了。
平均完各人应负担的,再减去已支付的没毛病。我偏偏又多此一举,天哪真是不好意思,我这个会计竟然是个糊涂会计!
算错了就错了吧,别说十几块钱,就是上百也不能提了,本来买的时候就没想着充公,我不在乎,闺蜜也是大气不计较的人。
唯一觉得自己太没面子了,还是干过会计的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