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农民养老金提至每月500元:既是回馈历史,更是夯实民生。

可艾社会趣事 2025-04-13 01:30:15

老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两天,全国,人大,代表,卢庆国提出的“农民养老金提高至每月500元”的建议,在乡亲们的田间地头传开了。作为一名经历过交公粮、挖河坝的老农民,我打心眼里觉得这建议提得好!农民苦了一辈子,如今国家强盛了,是该让咱农村老人也过上有尊严的晚年了。

一、农民贡献不能忘,养老金提标是良心账

上世纪80年代,家家户户交公粮、农业税,我家3.7亩地,一年交300多块钱,抵得上当时大半个家底。后来修水库、挖河道,全村老小扛着铁锹上工地,一干就是几十天。这些实实在在的付出,给国家攒下了工业化的本钱,可轮到养老时,农民每月168元的养老金,还不及城里人的零头。

如今物价涨了,看病贵、买菜贵,这点钱连温饱都紧巴。养老金提到500元,不光能让老人碗里多块肉,还能腾出钱买降压药、交电费。有专家算过,养老金涨到500元后,农民吃饭的花销能从六成降到四成,省下的钱能实实在在用在刀刃上。

二、财政有实力,城乡共担更公平

有人担心:“全国1.3亿农村老人,每人500元,这钱从哪来?”其实账要往大处算。2023年全国财政收入超23万亿元,中央完全可以通过转移支付,让发达地区多出力、欠发达地区减压力。比如东部省份地方财政出七成,中西部由中央补六成,分个三五年逐步到位,既保公平又不伤元气。

再说了,农民养老金涨了,农村消费就能活起来。老张头领了钱敢买新农具,王大娘舍得给孙子买书包,村头小卖部、镇上的加工厂都能跟着红火,这不正是国家要的内循环吗?

三、管好钱袋子,让好政策落地生根

当然,好事要办好,还得过三关:

1. 钱要分得公道:经济好的省份多担责,穷地方中央托底,绝不能搞“一刀切”;

2. 发钱不走样:学学城里的社保卡,给每个老人办专用账户,村干部代领、冒领的歪风必须刹住;

3. 保障不断档:把新农合报销比例再提一提,村卫生室多配点常用药,别让老人省下饭钱全填了药费窟窿。

从“交皇粮”到“领养老金”,这是国家对农民的情义,更是社会主义该有的样子。500元不算多,但能让老伙计们腰板挺直了说句:“这辈子没白干!”希望代表们的建议早日变成红头文件,让庄稼人的盼头,真真正正揣进兜里。

1 阅读:25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43

用户17xxx43

1
2025-04-14 20:26

只有交了养老保险,才能有养老金,多交多得,长交多得,全体中国人一样公平合理正义,跟职业和“所谓的贡献”没有关系,养老保险金交的越多 ,对养老金的贡献就越大。可以一次性补交养老金,给一次年轻时不交养老保险的纠错机会,但不能有白吃的懒惰行为。

可艾社会趣事

可艾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