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藻德 形象)
文章的主人公,是明王朝的第十六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也就是崇祯。
不过,在聊崇祯之前,作者想要先提到一个人。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魏藻德。
魏藻德,字师令,北直隶通州人,崇祯十三年状元(全国第一),是崇祯一朝的最后一位内阁首辅,也是明王朝历史上的最后一位首辅。
我们知道,崇祯登基之后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
其一,是阉党问题。
皇帝刚登基的时候,宦官魏忠贤在大明官场还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党羽甚多,你从朝廷里随便拽出一个人来,基本上都是阉党。
魏忠贤掌握权力,进逼皇权,还有要架空崇祯的架势,此之谓内忧。
这种问题,看起来很难办,其实很好解决。
因为,只要皇帝乾纲独断,收拾这种臭鱼烂虾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有些时候,一些权势过盛的权臣,权宦,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和皇帝的关系是捆绑在一起的,所以他们和皇帝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然而,皇帝就是皇帝,而臣下就是臣下,两者的关系泾渭分明,且并不相互依存。
在皇帝的眼里,即便是顶到天的,盖了冒了的权臣,也不过是一个光鲜亮丽的玻璃杯子——我捧着你,你就是政坛大明星,可我要是一松手,你就会猛然落地,成为玻璃碴子。

(魏忠贤 形象)
魏忠贤之所以能在天启的时代里作威作福,很显然是因为每天忙着刨木头的朱由校没有功夫搭理他,崇祯皇帝十七岁登基,精力无限,当然不允许有人在他的宝座前翩翩起舞。
所以,崇祯一纸调令,罢免了魏忠贤的所有职务,将其发配到了孝陵,让他到凤阳去看守朱元璋的陵寝。
赌博能饮啖嬉笑,喜鲜衣驰马,右手执弓,左手彀弦,当年那个风光无限的九千岁顷刻崩塌,落到了如此的地步。
结果,还没等到凤阳,魏忠贤就自挂东南枝了。
解决完了其一,而有其二。
这其二,是辽东军务问题。
在万历,泰昌,天启的时代里,辽东的后金在朝廷看来其实并不算是特别大的威胁,所以就算是经历了如萨尔浒之战那样的惨败,大家也只会认为是运气不好,吃了败仗,并没什么。
这个看法不能说完全错误,因为当时后金的领导人,是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这个人,是战争奇才,一生除了被袁崇焕在宁远城开黑科技(红夷大炮)打败过一次之外,并无败绩,因而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
然而,努尔哈赤打仗有两下子,但在治国方面却有不少的缺憾,虽然这位仁兄建立了后金,但当时后金的状态,仍然是分散式的联盟部落,看上去很有噱头,但其实威胁不大。
到了崇祯在位时,后金大汗已经从努尔哈赤换成了儿子皇太极。

(爱新觉罗·皇太极 画像)
皇太极这个人,年轻的时候一直得不到重用,所以他没做大汗之前,在后方搞后勤。
朋友们,后勤里边出人才啊。
多年的后勤工作使皇太极掌握了大量的经济调度,统筹策划等相关经验,而这些经验在皇太极成为大汗之后很快转化为了治国理论。
说白了一句话,皇太极治下的后金,那已经转型了,已经完全成为了可以和明朝抗衡的政权。
而更加严重的问题在于,明王朝无论是有能力还是没有能力的将领,基本上都被皇帝支到了西北匪患的战场上,唯一一个能牵制皇太极的袁崇焕还被崇祯给杀了,因而没有天敌的皇太极那是相当的嚣张。
其三,是西北匪患。
这个西北匪患,主要是由两个人引起的,一曰张献忠,二曰李自成。
巧的是,这俩人在某种程度上,其实还都算是自己人。
张献忠当年做过官府的捕快,而李自成则是朝廷驿站的快递员。
两位老兄揭竿而起,组织起了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军,攻城掠地,西北几度沦陷,崇祯前后任用了几十位总督剿匪,结果乱匪越剿越多,越剿越旺。

(明末大起义)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得到,崇祯政权所面临到的情况是腹背受敌,两面夹击。
起义军固然要剿,但辽东的皇太极也不能坐视不理,所以自打崇祯登基之后,每年的军费开支,那是很大的。
朝廷里有这么多钱给军队买粮草,给士兵发粮饷么?
答案是有一点点,但是严重不足。
不足怎么办?那就只能索之于商,或者取之于民。
索字听起来很文明,取字听起来也很有礼貌,然而说白了,在崇祯的授意下,朝廷对百姓唯有搜刮二字可说。
作者其实一直很难理解,崇祯在位时,他对百姓们的盘剥已经到了极致,赋税之沉重更是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多少百姓因此流亡他乡,或者家破人亡,崇祯时期民间的凄惨局面,或许只有秦末之际能与之一比。
然而,很多人却因为崇祯的传奇经历,或者说是他临死前说的那几句好话而认为他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好皇帝。
总之,很多人感觉,崇祯并不坏,而且情有可原。
他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但站在百姓的角度上,皇帝对子民是有愧的,可如果站在臣子的角度上,臣子对皇帝也是有愧的。

(明思宗朱由检 画像)
接下来,作者引申出崇祯面临的第四个问题,那就是内部团结问题,而这个问题,正好可以用我们刚才提到的魏藻德来举例子。
崇祯很缺钱,所以他不仅要从老百姓的手里搞钱,他还要从大臣们的手里拿钱。
所以在崇祯末年,李自成起义军逐步进逼京师的情况下,崇祯曾经在朝堂上公开发起过一场募捐。
皇帝表示,我知道你们这些官员这些年都没少捞钱,你们捞钱,我无所谓,我也没有时间整治你们,但现在的情况是,李自成马上就要打进来了,大明就要亡了,大明一亡,甭管你们是在南直隶还是在北直隶藏的钱,都会被李自成抢走。
所以,与其被李自成抢走,还不如奉献给我,你们把钱给我,我用来给军队买粮草,发工资,到时候击退了李自成,你我君臣也都能保全啊。
堂堂大明天子,都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了,实在是难为崇祯了。
皇帝这话说的声情并茂,有礼有节,可以说,只要朝堂底下站着的人有人性,基本上都会掏两个钱。
三法司掏钱了,六部掏钱了,内阁里的几个大学士也开始掏钱了,就连锦衣卫也要掏钱了,崇祯皇帝很满意,他认为自己的演讲发挥了效果,大明有救了。

(朝堂)
所有人都很满意,只有内阁首辅魏藻德并不满意。
因为魏藻德认为,如果大家都捐钱了,那么自己这个首辅不捐钱也不合适,但如果自己要捐钱,自己这么大个官僚,肯定要拿大头,所以他为了省钱,立刻表态:
皇帝你的想法很好,但问题是我家无余财,一分钱也捐不出来。
魏藻德的这一句话,坏了菜了。
底下的大臣们一看内阁首辅都带头抗捐,那自己还捐个什么劲呢?纷纷表示首辅魏藻德都没钱,我们怎么可能有钱?
由是,一场本来应该赚的盆满钵满的慈善晚宴,就被魏藻德给搅黄了。
那么试问,魏藻德同志是真的没钱么?
他当然有钱,因为后来李自成占领京师后,把魏藻德抓住,吊在房梁上打的时候,他规规矩矩的就把自己的万两白银乖乖拿了出来。
崇祯和魏藻德,可以说是皇帝和大臣之间的一个缩影。
大臣们不喜欢皇帝,但问题是,如果没有皇帝,那么他们这些大臣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皇帝没了,大明没了,那他们算作是哪门子的大臣?
皇帝也不喜欢大臣,这当然也有问题,因为如果不用这些大臣,那就无人可用,无人可用,你崇祯一个人能玩得转么?
所以,皇帝和大臣的关系变成了似亲而疏,似近而远,似恩而怨,似爱而恨,而这样的关系,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张岱 形象)
上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一篇文章,叫做《湖心亭看雪》,作者是张岱。
张岱不仅是文学家,也是史学家,他曾对崇祯留下了这样的评价:
古来亡国之君,有以酒亡者,以色亡者,以暴虐亡者,以奢侈亡者,以穷兵黩武亡者,嗟我先帝,焦虑心求治,旰食宵衣,恭俭辛勤,万几无旷,即古之中兴令主,无以过之。
历史上的亡国之君,有好酒好色而灭亡的,有因为统治残暴灭亡的,有因为奢靡享乐灭亡的,还有因为连年兴兵灭亡的,而崇祯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为了江山兴复可以说是付出了一切,所以明之灭亡,怪不得崇祯。
《湖心亭看雪》写得虽然很好,但崇祯到底冤枉不冤枉,可就不是您老人家能说的算的了。
不过,作为亡国之君,崇祯的确形成了一个有别于那种吃喝玩乐一顿造,杀人放过就是闹的刻板君王的形象,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异类。
心语问天
崇祯可怜,百姓更可怜,最可恨是地主世家阶级。
用户15xxx13 回复 03-28 02:08
第一次看到洗世家的,每一个朝代都有世家没错,但是朱明世家是各个朝代中权力最脆弱的,看看朱明皇朝中真的有实力的世家有几个,最主要的是文官政治,翻翻史书,文官政治的结局,晋朝五胡乱华,宋朝靖康之耻崖山之跳,明朝清军入关,说白了,儒家那起子才是中原王朝的毒瘤
11xxx62 回复 用户15xxx13 03-28 07:08
都是最弱的还叫洗?
用户12xxx09
对头,皇权制度才是明朝灭亡的原因。网络愚氓们反倒把锅扣在文官和士绅头上。
独钓寒江 回复 03-25 09:26
明朝皇权高度集中,而明朝的皇帝大多不学无术,没有政治才略,很多时候把权力交给太监代行。这些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人掌握了国家权利,怎么可能成为合格的政治家。
等你到永远 回复 03-24 20:55
问题是你说文官和士绅不是皇权制度的既得利者和拥护者吗?美国的人民可恶还是美国的财阀可恶呢?
杠精
一个拥有实权 一上台就扳到了号称九千九百岁的魏忠贤 擅杀边关大将 在位十七岁连续杀了数十位文武大臣、权力攥到了极致的皇帝 临死了还把责任推给大臣、现在竟然还有人为他辩解 真是可笑 、合着其他朝代都是昏君作怪而亡 就明朝是文官搞鬼而亡 、洗白洗的假不假
用户42xxx13
崇祯真把自己当一言九鼎的皇帝了,说穿了东林党要个明朝皇帝落水死很容易[得瑟][得瑟][得瑟]
阴转多云 回复 03-28 22:48
你今天认为的东林党是明朝灭亡的最大祸首这种言论有没有可能是某些满清遗留分子所说呢?毕竟满清遗留在中国的文艺界具有非常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用户13xxx98 回复 阴转多云 03-29 08:16
历史教科书上著名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是赞美东林党的
用户10xxx53
中国的昏君 那个朝代都有
用户15xxx38 回复 03-24 14:46
如果崇祯不瞎指挥,明朝可能还多活几年[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哈哈一笑 回复 03-23 10:39
人家在当地自筹的,之前精锐死完了,这些全是新兵蛋子,看着人多不管用。
金丹老怪
越研究崇祯这个人你就越会惊叹智商低下、愚昧无知有多可怕,崇祯皇帝就有这个天赋,没有崇祯皇帝,明朝至少还能多存续几十年
海帆 回复 03-24 18:52
干啥啥不行的,往往雄心壮志而无自知之明
黔飘小哥
没啥可怜的,上吊死还留个全尸[好生气]
HEADWOLF
自己大包大揽,还把能干活的都宰了[汗]
喜欢设计的无名设计师
历史上没有一个帝国是长盛不衰的!
用户10xxx25
明蠢宗猪又贱
阿义
无能致极崇祯在位18年把大明王朝给灭了。
用户13xxx60
慈不掌兵,崇祯需要魏忠贤帮扶。
蓝天 回复 03-23 16:01
崇祯不如天启,再努力也白搭,靠东林只能遍地农民造反。
阴转多云 回复 蓝天 03-28 21:45
为什么很多人都把明亡的主要原因推给东林党,明明东林党到明朝灭亡都没进入权利核心,都没有决策权[笑着哭]你可以查一下东林党核心人物,连入阁的都没有[笑着哭]最高好像只爬到侍郎尚书这个层次
寂寞爱上烟
接手就是烂摊子
用户15xxx38
明明是万历自己懒,不理政,非说是东林党把持朝政,万历没办法只能摆烂[横脸笑][横脸笑][横脸笑][横脸笑]明粉真能替他们的朱家祖宗推卸责任[横脸笑][横脸笑][横脸笑][横脸笑][横脸笑]我就没见过哪个没实权皇帝能把半个省土地说送人就送人的!!!强行让地方给他儿子凑钱办婚礼时的强硬嘴脸,没看出他面对文官有多憋屈[笑着哭]
阴转多云 回复 03-28 21:57
说得对,把锅甩给东林党把我看醉了,东林党甚至都没有进入核心权利层,连个入阁成员都没有,最后背了明亡的锅[笑着哭]
淩亂
那些明吹能把你喷死
叶建华
崇祯的骨气上下5000年哪个未代皇帝敢自杀?
黄少宣
明亡于江浙财团的东林党,属于初期的资本主义资本财团原罪!有如现在的犹太人大财团掌控美国军工复合体资本和华尔街,一个是民主党一个是共和党!叫党争是主要原因!
阴转多云 回复 03-28 21:55
浙党和东林党不是一个派系,浙党在明末有着极大的权势,数位入阁成员,而且浙江的进士非常多。而东林党到明朝灭亡都没有进入核心权利层,一个入阁成员没有,最高只有侍郎尚书这一层面。最最重要的是,因为江苏地区挺支持陈友谅的,所以明朝开国后一直压制江苏地区,甚至收取重税
黑暗宇宙大皇帝
不敢骂皇帝,也只能骂骂东林党![得瑟]其实金哀宗比崇祯更有道[吐舌头咯]
远方
明朝后期是由封建社会转型资产社会,资产阶级代表东林党是最大的势力,保皇派魏忠贤也仅能维持皇权的苟延残喘,崇祯没了魏忠贤的帮助,那就是完全的被社会抛弃。崇祯的罪过是跟虚君的时代潮流对抗,输光了还宁死不南迁,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动荡。如果能南迁到资产阶级大本营,皇权虽正式落幕,但明朝也就正式完成资本社会的进阶。
达瓦里希
如果我是朱由检,我在上吊之前就下昭天下,天下谁能集齐东林党全部九族的人头于朕坟前就可以合法继承我的皇位!自己拿东林党没办法,那就让天下有能力的人去干!这个诱惑太大了!
千山暮雪
崇祯思想狭隘,根本不适合当皇帝,要是他哥不死的话,明朝还能延续。
最绝恋
几千年来,百姓一直这样啊!没有谁可怜老百姓过
卓燃
先可冷一下自己
别给我洗头
无能吧 杀魏忠贤之前没想想摊子怎么接
林钢
基本上每一个重大决策都错,有什么可怜的?
曾经沧海难为水
明后期是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士族阶级是不用纳税的,商税也是很低的。
就叫卡卡吧
每个朝代都会经历辉煌,腐败,灭亡,永恒的定律
龙人在此
存在既是合理,
阴转多云
东林党,一个核心在江苏地区的党派,一个被明朝开国到灭亡时都压制地区的党派,最后却背了明亡最大的锅,关键是很多人还把这个认作事实,真真是笑死人了[笑着哭]
阴转多云 回复 03-28 22:42
最后再补充一下,有记载的东林党大概300多人,只有4人降清(包括钱谦益),而在抗清中阵亡了很多东林党人,比如孙承宗,卢象升,史可法,郑成功也算半个东林党人(郑成功师傅是钱谦益)
李木木
满清入关屠杀了多少百姓
123hj
明朝感觉离的太远,
用户80xxx26
两头小 中间大 肯定倒
糖心
百姓算个屁
野观无名
他在前线修生祠,然后解职辩说因无钱贿赂阉党一伙!无骨没皮的文人形态显露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