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淅沥,茶香氤氲。李教授放下茶杯,一句“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了?”开启了我和他关于教育的讨论。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就此缓缓展开。故事的主人公是小王,一个35岁的重点大学毕业生,拿着3800元的月薪,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家庭的教育焦虑和几十万的教育投资。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小王的父母是典型的中产家庭,父亲是中学副校长,母亲是国企中层,在当地拥有两套房产,还有双方父母的稳定退休金。他们深信,好的教育是成功的基石,于是从小就将小王送进了私立学校。事与愿违,小王的成绩始终垫底。
小学、初中,小王一直在私立学校就读,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初中毕业,他甚至没能考上普通高中。为了让儿子继续学业,王主任夫妇花了五万块,送小王去复读。当时,很多人都劝他们不如让孩子学门手艺,但他们坚持认为学历至上。
复读一年后,小王勉强考上了一所民办高中。三年的高中,学费、住宿费、补习费,加起来将近二十五万。高考的失利再次打击了这个家庭,小王只达到了专科分数线。不甘心的王主任再次安排儿子复读,最终考取了一所三本院校。
为了所谓的“好大学”,王主任又托关系,花费四十多万,将小王送进了一所私立商学院。许多人劝他别再浪费钱,但他相信,本科文凭会为儿子带来光明的前途。
大学毕业后,小王并没有急于找工作,而是拿着父母给的十万块,开始了为期半年的“毕业旅行”。从西藏到云南,从日本到韩国,他尽情享受着自由时光。
旅行结束后,王主任开始为儿子规划未来,先是报了公务员考试培训班,连续三年,都以失败告终。之后小王开始找工作,却总是挑三拣四,嫌工资低、嫌辛苦,工作也做不长久。
最令王主任夫妇绝望的是,小王沉迷游戏,对找工作毫无兴趣,全靠父母操心。直到去年,通过关系,小王才找到了一份月薪3800元的工作。
李教授听完我的讲述,不禁感叹:“一个月3800元,确实不高。”我继续说道:“从高中到大学,王主任一家在小王身上投入了近百万。如果当初让他学一门技术,现在的情况或许会截然不同。”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王主任单位新来的技术工人,初中毕业,月收入却过万。而他的儿子,拿着本科文凭,却只能拿着微薄的薪水。
“现在最令人心酸的不是房贷车贷,也不是赡养老人,而是花了几十万培养的孩子,到头来却只能拿这点工资。”王主任的这番话,道出了多少父母的心酸。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孩子,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维持,将来父母老了,又能指望他们什么呢?
我和李教授陷入了沉默,窗外的雨已经停了,阳光洒在茶几上,也照亮了这个时代的教育困境。很多家长用金钱堆砌孩子的学历,却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当我们过分追求表面的光鲜,忽视了内在的成长,最终收获的可能只是一纸文凭和无尽的遗憾。
教育的真谛究竟是什么?是用金钱铺路,还是激发潜能,帮助孩子找到人生方向?在学历至上的今天,我们是否应该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
醉翁
一个三本院校,怎么就成了重点?一开始的培养,就意味着后面的结果。上私立学校,很大程度上就是转移了对孩子的正常培养,成绩差,不敢面对现实,不认真调整对孩子培养,一味按照家长的想法,最后的结果对得起这一对夫妻。自以为是,愚蠢至极。
用户10xxx76
你可以选择不培养啊,这个看个人呢。反正接受了完整的基础教育,该教的都教了,剩下的看个人了。
亦吟
看来这Al没吹的那么神,写篇文章漏洞百出,一下副校长,一下王主任,一下重点大学,一下民营三本,可笑的是,这王主任一下在学校,一下又在企业[呲牙笑]
有爱一族 回复 04-03 14:04
他老婆
亲生经历-意想不到-无奇不有
①文科生就业不如理工生 ②人口太多,学历贬值
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是社会的耻辱
难念的经
本来花不那么多,自己愿意的,一般10万左右,
邦乔维
二本三本的大学生是最尴尬的,高不成低不就。往上比不了985、211、双一流吃香。往下大专生肯吃苦珍惜的岗位,他们又不愿意干。除了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他们毫无优势。
没名
说来说去总结一下,就是他家孩子上的民办三本,学的文科或者经济类,又砸钱去上商学院,结果回来没用,找不到工作,最后找了和3000多的!你第一学历拿不出手,没用,你要是985的工科,就是个本科也不用这么悲催吧!985的本科家里有钱在上个国外的硕士,也没人敢说你是水硕,是不是水,在于你的第一学历!很多家长没意识到,敲门砖是第一学历,不是最高学历!
凡士林
普通人的娃娃上大学没有意义。
杰哥
就是挖的坑等你跳[得瑟]
萧萧竹
失误就失误在不做家务活,衣服都帮他穿,饭都要喂,别人不给他穿,他就不穿,不喂到嘴里,饿死也不吃,学习?那是别人的事,他只管玩游戏,到了时候就送给文凭
-RAtDotL-
总比三代人还贷买水泥石头好,贷还完了,水泥石头也差不多报废了,还一分钱收益都没有[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用户10xxx12
有几千块钱算教育成功了,如果连工作都没有,在家里啃老,那花几十培养出个废物,那才杯具
用户10xxx61
这一百万需要他不吃不喝做20年才行,不如把100万留给他做点什么
有爱一族
儿子什么样子老子还不知道[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忘川
那有什么办法?
国际神人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南坡万
生育,对于穷人来说是一场豪赌,而对于富人则是一项投资。同样的行为不同的性质,都是因为贫穷的容错太低。
1山1水
你放心吧,他父母的退休金和房子够他平淡的过一辈子了!!!
33333333
谁设计的这种制度?不对制度的合理性说,反而说家长错了
用户10xxx14
难搞哦[笑着哭]
筑梦将来
短视频不也是这些人?魑魅魍魉什么样的小丑都有,有唱得,有跳的,不都是这些高学历的吗?[笑着哭]
woenneen
主要是这个小王主观能动性太低,事事都要父母推着上
花椒大料
自古以来,真正的读书人,都是挑着油灯苦读书,才能成才。。而你用钱宠着去读书,自然就成了废柴,很正常的。
用户12xxx00
无工作,哪来的3,4千的工资?
小情调
这是学习不好的
那位哥哥
你自己孩子不上进
用户10xxx80
当中国人越来越多大学生越来越多 内卷很正常 别什么心理不平衡 当年下岗失业的不也是一样的
用户11xxx76
故事会
川腊轩手工香肠腊肉
如果培养的结果能以花钱多少衡量,你花几十万算什么,马云不把他那几百亿砸进去培养一个世界神人
山野村夫
一些媒体不要总是用养儿育女是生意来误导国人,炒股做生意都有血亏的,为什么还是有人去参与呢?这岂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快乐
投资读书和养育成人早绑架在一起了,不要再计算成本了。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