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送心]
【前言】
冬季来临,羽绒服成为了人们抵御寒冷的必备品。
11月7日,浙江警方捣毁了一处制假窝点,7万多件羽绒服被查出全是假货,负责人的冷漠回应更是引发众怒。
是什么让这些伪劣产品堂而皇之流入市场?这些假冒羽绒服的生产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低价诱惑,假货盛行】
浙江湖州的织里镇,曾因其丰富的服装生产产业链被称为“中国童装之都”,近期一场突击行动却让这个地方的某家小工厂登上了新闻头条。
这家工厂的直播间每天都在热火朝天地开播,口号响亮:“不用998,不用198,童装羽绒服只要89元!”短短几天,销售额破百万,正是这份异常的“热销”,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起初,织里警方接到群众举报,称购买的童装羽绒服存在异味,随后,警方暗中调查了这家直播间。
通过一系列追踪,他们发现,这家工厂每天发出的货物数量远超正常产能,而其原料采购渠道也异常模糊。
经过几天的摸排和部署,警方锁定了这家工厂作为制假窝点的证据,并计划展开收网行动。
行动当天,50余名警力迅速封锁了现场,仓库里堆满了已经打包好的羽绒服,每件吊牌上标明“70%含绒量”,但从外观看,这些羽绒服的填充物似乎轻得离谱。
为了确保证据确凿,警方将部分产品送至检测机构进行专业检测,结果显示,所谓的“羽绒服”根本不含绒,其填充物是粉碎后的鸭毛边角料,甚至混有其他劣质材料。
面对警方的询问,工厂负责人坦然承认:“这批衣服是用‘粉碎毛’填的,成本低,利润高嘛。”这一回应让办案人员气愤不已。
进一步追查发现,这家工厂的假冒行为已持续了数月,生产的伪劣羽绒服主要通过直播间销售,销往全国各地,影响面之广令人咋舌。
而且这些伪劣羽绒服不仅保暖性能几乎为零,还可能因为缺乏基本的消毒工序,携带病菌,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许多消费者在购买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认为低价羽绒服是一种“捡漏”的机会,反而让这些不良商家有了可乘之机。
那么,这样的骗局为何能屡屡得逞?难道单纯是因为低价的诱惑,还是因为市场对羽绒服品质的评估存在盲区?
【造假的幕后推手】
近些年羽绒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剧烈,尤其是白鹅绒这种高品质填充物,价格从2023年中期的每公斤1069元上涨至2024年的1143元,创下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白鸭绒的涨幅也超过11%,原材料的飞涨,加上终端市场对羽绒服需求的增加,让一些商家不得不想方设法降低成本,甚至铤而走险。
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的数据,近年来我国鸭鹅的出栏量持续下降,从2019年的48.8亿只降至2023年的42.2亿只。
这种下降不仅减少了市场供应,也直接推高了羽绒价格,而这种情况背后的推动因素竟与猪肉价格密切相关。
过去几年,猪肉价格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低谷,导致消费者更多选择价格更低的猪肉,而减少对鸭鹅肉的需求。
随着养殖规模的缩减,能够提供优质羽绒的鸭鹅数量也随之减少,原材料的供应压力逐渐显现,面对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羽绒的价格自然节节攀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不良商家选择了所谓的“替代方案”,这些替代品中,最常见的是“飞丝”——也就是粉碎毛。
粉碎毛是用羽毛的边角废料加工而成,表面上看似与真正的绒无异,但实际上既不保暖,也极易产生异味,甚至因未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而滋生病菌。
此外,一些商家还会在粉碎毛中掺入杂质,如猪毛、狗毛等,以增加重量,从而营造“货真价实”的假象。
这些造假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还让市场充满了不公平竞争。
正规羽绒服制造商使用的高品质羽绒,其成本自然会体现在售价上,而假冒伪劣产品通过极低的价格抢占市场,让不少消费者难以分辨真伪。
这种局面不仅是对诚信商家的打击,也进一步助长了行业的恶性循环,许多消费者在选购羽绒服时,习惯于追求“性价比”,却忽略了价格与质量之间的联系。
市场上那些动辄低于百元的所谓“鹅绒服”,看似占了便宜,但实际上根本无法提供预期的保暖效果,甚至还可能对健康造成威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挑选羽绒服呢?
【挑选羽绒服的“三大关键”】
目前,羽绒服的质量检测主要依据国家标准GB/T 14272-2021,这个新标准对羽绒服的含绒量、充绒量以及蓬松度等关键指标都有明确的要求。
如果一件羽绒服连基本的标签信息都不全,比如含绒量、充绒量没有标注,或者没有执行新国标的字样,那就要引起警惕。
新国标尤其重视蓬松度的检测,这个指标可以直接反映羽绒储存空气的能力——也就是保暖性能的强弱。
含绒量和充绒量是两个容易被消费者混淆的概念。
含绒量指的是羽绒中绒子的比例,比如“90%含绒量”说明这件羽绒服的填充物中90%是绒子,10%是羽毛。
而充绒量是指羽绒服内羽绒的总重量,通常以克为单位标注,简单来说,含绒量决定羽绒的质量,而充绒量决定羽绒服的保暖性能。
例如,一件御寒型羽绒服通常需要180克以上的充绒量,才能在寒冷的冬季发挥出色的保暖效果;而轻薄款羽绒服可能只需要40-90克即可。
很多消费者在选购时只关注高含绒量的标签,却忽略了充绒量,结果即使买到了含绒量90%的羽绒服,因为填充物太少,穿起来依然觉得冷。
蓬松度是评判羽绒服保暖性的另一重要指标,它衡量的是羽绒在单位空间内的蓬松程度,蓬松度越高,羽绒储存的空气越多,保暖效果越好。
国际上优质羽绒的蓬松度标准为800以上,顶级羽绒甚至可以达到1000。
购买时,消费者可以通过按压衣物来简单测试:优质羽绒服在按压后能迅速回弹恢复原状,而低质量羽绒服则会显得僵硬,回弹速度慢。
不仅如此,用手轻轻捏一捏羽绒服,如果感受到内部填充物柔软且均匀,那基本可以判断填充物是优质羽绒;反之,如果填充物分布不均,甚至能摸到较大的硬块,就可能掺杂了飞丝或其他劣质材料。
尽管掌握了以上挑选技巧,但市场上的造假手段层出不穷,仅靠消费者的肉眼和经验很难完全避免陷阱。
一些伪劣羽绒服的商家会在吊牌上标注虚假的含绒量,而实际含绒量却不足标注的50%,面对这种情况,消费者应尽量选择信誉较好的品牌,避免因贪图便宜而落入陷阱。
【结语】
羽绒服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冬季衣物,更承载着消费者对保暖、安全和舒适的期待。
为此,相关部门需加强监管,打击伪劣产品;行业需自律,维护市场诚信;消费者需擦亮双眼,提高辨别能力。
冬天再冷,只要羽绒服是真的,就足够温暖。
希望以后羽绒服市场中,每一件商品都能配得上它的标签,让每个消费者都能穿得安心、放心,正如寒冬里一束阳光,我们期待市场终将迎来一片晴天。
【参考信源】
环球网 2024-11-23 《“羽绒服只要89!”警方查获假羽绒服超7万件……业内人士:可能掺了猪毛、狗毛》的报道
上观新闻 2024-11-08《羽绒服涨价与猪有关?业内人士:属实》的报道
开屏新闻 2024-11-23 《 “只要89元!”7万余件羽绒服里,竟没有真羽绒……》的报道
刑罚太轻了,谁都想冒险博一把。
我也想买300元以上的真绒,问题是,我怕钱花了,还是给我假绒,还不如干脆买低价的。
原材料价格涨了不到10%,成衣的价格可是涨了几倍,造假之所以有生存空间,还不是因为真的买不起
只要冬天不零下10℃以下,现在完全不喜欢羽绒服了,现在棉服保暖效果也不错,清洁也随意。以前觉得羽绒服如何如何,现在基本专挑棉服或者羊绒,呢绒,羽绒服基本不买,浪费心情
首先该被追责的是当地质监局和销售平台。然后是厂家必须给消费者三倍赔偿,吊销执照并处巨额罚款。
消费者权益永远不可能被保护,惩罚造假成本太低,
直播间的东西最假
严惩奸商!
什么卵之巴都制假造假
穷人太多多多多多多多
我个人觉得不反对这样做,第一一定要消毒过关,第二商品写岀是什么材料做的,收入人群消费者不一样,你有钱买一万蚊一件衣服,我冇钱买一百蚊一件衣服
没假货才不正常吗
羽绒服这个东西得看这个店良部良心了,并不是贵的一定真羽绒。但低于二百零售价格基本不会是真心羽绒,有可能是羽绒加某某某。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南方薄的羽绒服都够了,我有时还喜欢买棉服一百多两百的,南方不太冷,而且洗洗方便羽绒服我五六百,八九百都有,好的太热了根本不能穿,偶尔吃个火锅有味道了干洗几次又能买一件了,
禽兽
比棉的强吧,便宜就行,也就穿一年的事
造假都有哪些品牌,怎样辨别。买到假货能不能退款[笑着哭]
消费者该反思
众怒?谁!?[笑着哭]
还不如直接买棉服,现在也没那么冷,棉服其实就够用了,买啥羽绒服啊!
我就想知道,商家标签不敢造假吗?看标签符合国标就一定符合吗?[并不简单]
买的都知道是假的,你打假还当真了
我的58包邮,感觉还行吧[呲牙笑]
在中国已经是没有假货了,那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便宜就是便宜货,
有啥不能造假的 罚的又不重 利润最重要
好像没毒,比食品的好多了,食品加料的多了去。比如西红柿催熟,防腐,哪个危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