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可依托 60 日均线进行中长期选股策略?
60 日线也被称为季线,指的是在过去的 60 天里所滋生的平均收盘价。这个指标反应的是大盘或个股的中期运行趋势。
一般大家伙神秘兮兮口口相传的多头市场指的就是股价在 60 日线之上运行阶段。
昨天有股友问不知道应该怎么调出均线指标,老安来给大家示范一下。
1. 首先用你家那油乎乎的鼠标轻轻的抚摸一下那几条黄白相间的均线。
2. 然后用你颤抖的左键选中任意一条均线。
3. 再然后用你激动的右键狠狠地敲一下。
此时界面上会跳出来一个“指标参数设定”,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往空白区域也就是蓝色背景的小方框之后自由自在的敲打数字了。
老安个人的参数设置习惯是:当指数在 3000 点以内的时候,我只用 60 日线、120 日线以及 250 日线。而当指数运行到 3000 点上方时,我会加上 10 日线、20 日线以及 30 日线。不要问什么原因,问也只是会告诉你,无它。个人习惯是也。
在前面的视频中老安有和大家沟通过,现在入场筛选标的应尽量选择那些股价先于大盘出现回踩 60 日线动作的个股。比如上面截图中的这一只小可爱,该股股价在 10 月 8 号跟随大势出现第一波拔高后,后续的两个月不到时间里经历了 3 波有序回踩,上下波动幅度都不大,且分别是在其日 K 的 60 日线附近获得强支撑。
再结合当时的大势进行复盘,那段时间的市场情绪可是非常旺盛,甚至是称的上是亢奋的。在市场情绪如此亢奋的时候,其股价波动如此竟然有序,那不是主力高度控盘是什么?先于大势出现调整,先于大势先把拳头缩回来,未来打出去的时候会更加铿锵有力。
这个缩拳头的过程其实就是缩量的过程,缩量完成之后,未来打出去就是一个再放量的过程。那么昨天的弱势股有望转化为明天的强势股,这不也是“小周期”轮动吗?
未来一旦大盘软下来,上证指数出现向 60 日线寻求支撑的的动作时,那么此类先于大盘出现调整且己经三番两次补跌到位的个股,大概率有望出现逆势上涨动作。
还有就是无论是大盘还是个股,在回踩 60 日均线的过程中多数会伴随着一段时间的缩量,缩量就是缩拳头,不用天天老想着放量,这种缩量洗盘往往是比较完美的,目的就是清洗不坚定的浮筹,为后续的再次拉升做准备。
所以在座的各位老铁们,如果是在为中长期选股做准备,可以紧盯个股的 60 日均线,还算是一个比较理性的策略。
我是价值投资的践行者老安,看完之后记得点个赞,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