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挑起关税战后,中国率先对美方发起反制,在双方相互反制中,关税层层加码,贸易战的战火越烧越旺,局势的发展远超特朗普的预期,也引发了全球对中美贸易战走向的广泛关注。
特朗普曾天真地认为,凭借美国强大的实力,挥舞关税大棒就能让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屈服,从而打电话向他“求饶”。然而,中国以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反制措施,给予了迎头痛击。不到两周,特朗普挑起的关税战便遭遇重大挫败,美股率先暴跌,股市一片惨淡,大量股民叫苦连天,投资机构纷纷陷入恐慌。美债连续遭抛售,债券价格大幅跳水。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霸主,也失去了往日的坚挺,不断贬值,各国开始对美元的信誉产生忧虑。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也预示着美国正面临一场巨大的金融风暴。
美元作为世界贸易和投资通用的计价和结算货币,本质上就是一种信用。归根结底,是美国的国家信用被世界认可。然而,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政策朝令夕改,动摇了美元的信用之基。原本特朗普政府预期,美股暴跌,美债收益率会大幅下降,结果却事与愿违。10 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飙升到 4.51%,3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 5%,这说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加速消耗美元和美国国家的信用。一旦美元信用崩塌,美元霸权也将随之终结,这对美国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当前,美国正面临着巨额美债到期的严峻挑战。今年年内有9.2万亿美债到期,其中6.5万亿在六月份到期。大量美债在短期内集中到期,若无人接盘,美债违约将引发一系列灾难性后果。此前,只是日本抛售一点美债,便引发美国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而中国持有7000多亿的美债,犹如悬在特朗普头顶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中方愿意出手,随时可能落下。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特朗普当局不得不做出重大转变,暂缓对部分国家征收“对等关税”,豁免部分产品的“对等关税”,这说明美国正承受因关税战而带来的反噬之痛,并试图及时止损。
2025 年 4 月 17 日,特朗普在白宫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不会再提高对中国征收的关税,称不排除将关税降低。有记者问,中美贸易战要打到何时?他给出了答案并定下 “最后期限”,声称在未来 3 到 4 周之内和中方达成最终交易,“结束所有这一切”,和中方 “重归于好”。此前,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也表示,美方已经请出中间人劝和,但他拒绝透露这位 “中间人” 究竟是何方神圣。
实际上,特朗普打关税战并不是目的,而是对华进行极限施压的一种手段,其真正的目的是要达成有利于美国的贸易协议。但是,由于一上来就用力过猛,直接遭到中方坚决反击,现在特朗普政府已经走到了无牌可打的地步。因此,美方急切想要跟中方展开谈判,但特朗普又拉不下面子,于是宣称已请出中间人劝和。其实,谁是中间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特朗普政府必须痛改前非,学会尊重和平等地与中国进行交流,对话与合作,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向中国妥协。
然而,特朗普担心被美国民主党扣上对华软弱的帽子,并一再疯狂暗示希望中方率先妥协,甚至主动给他打电话,以解决中美关税问题。但问题在于,解铃还须系铃人,这场关税战本来就是由特朗普发起和制造的。现在,他急着进行谈判,但我们却不着急谈。换言之,是否发起关税战特朗普可以说了算,但如何结束以及何时结束,在某种程度上却要由中国说了算。对于特朗普来说,现在主要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向中方妥协,取消不合理的关税;一个是等着美债暴雷,美国霸权走向终结。一个是面子问题,一个是里子问题。是选择面子还是里子,特朗普必须在未来两个月内做出抉择。
实际上,特朗普一直都想让中国像 2008 年那样伸出援手,增持美债拯救他们。但现实表明,当年中国虽然出手相救,但美国非但没有投桃报李,反而恩将仇报,甚至将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特别是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接连对华挑起贸易战、科技战、关税战,无所不用其极遏制中国发展。有评论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放眼全球,真正能够挽救美国于水火之中的只有中国。但鉴于特朗普对华政策劣迹斑斑,现在别说是主动伸出援手,我们不落井下石,就已经是给了美国最大的面子了。所以,这一次,美国只能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