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近日有个事件引起了网友们的争议。说是10月10日,在广东深圳,有一位乞讨的老人来到一店里乞讨,店主唐女士给了5毛,后被老人嫌弃钱少并扔回。尤其让唐女士气愤的是,老人走了大概过了十来分钟,又回到店里质问她给五毛钱有什么用。
这个事件上网后,引起了网友们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现在5毛钱确实是没有用,给5毛钱不如不给,这种观点占少数。另一种观点认为,善心无大小,善心也不容讨价还价,给一毛钱也是善心,这个观点是大多数。
对这个事件,偶是支持后一种观点的。也不否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价的上涨,现在的5毛钱,确实不值钱,也买不了什么东西。但是对乞讨人员来说,绝对不能有什么最低施舍金额,在乞讨上也设最低消费金额,这对善心来说一种亵渎。
事实上,五毛钱虽然少,但多讨到几个5毛钱,就能解决一顿饭的着落。这位老人给5毛钱嫌少不要,很可能说明她并不缺钱,或者她本身并不困难,只是把乞讨当成了赚钱的手段。
更何况,这位老人还有明显的报复意识。走都走了十多分钟,还要折回来质问唐女士给5毛钱有什么用,这真的会让人感到好心没得好报,也证明老人的心胸狭隘,不值得人们的善行。
中华民族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位老人对别人的善心不领情,不感谢感激也就罢了,过了十多分钟还气难平,还要折回来质问,真的是太不应该,放大了说,也是一种现实版的“农夫与蛇”。
说实话,现在不少人不愿意施舍行善,并非缺少爱心,而是被一些职业乞丐、被一些消费散心,欺骗爱心的现象给寒了心。对一些乞讨人员来说,理直气壮地要钱,以及不懂得感恩的行为,我们的确不应该惯着。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