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灼虾、香辣虾、油焖大虾、蒜蓉粉丝蒸虾,如今已经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更是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象征。

在处理虾时,开背、剔虾线已经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不吃虾头、不吸虾黄也是人人遵守的规矩,可是虾线和虾黄真的不能吃吗?现在的虾,都是养殖时用抗生素和激素催熟的吗?
养殖虾能不能吃?
2023年11月24日,一位博主买了一盆海捕罗氏虾,邻居过来串门时告诉博主:所谓的海捕虾,都是养殖出来的,养殖户为了不让虾生病,还能快速长大,就添加了大量的抗生素和激素。
邻居的话让博主心中大惊,就产生了丢掉的想法,可是这盆虾价值80元,她又实在狠不下心,于是陷入了纠结之中。

博主的遭遇,相信很多人都碰到过,每当这个时候,财大气粗的人会直接丢掉,而难得尝一次鲜的人总会硬着头皮吃掉。
那么养殖虾到底能不能吃?现在市面上售卖的虾,都是从哪里来的?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我国2013年到2020年虾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我国2020年虾产量达到630.73万吨,其中淡水养殖虾占55.21%,海水养殖虾占23.58%,其余为捕捞虾。
我国老百姓平日里吃的最多的,是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由于国内消费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因此我们吃的虾,大部分都是养殖的。

养殖的虾也是虾,只要是动物难免就会生病,在以前,养殖户为了保证虾的存活率,必然会投放一些药物,如果不勤加清理、净化池塘,就会影响池塘水质,导致药物在积蓄。
除此之外,虾在包装、存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也会被人为的添加一些违规药物,最终检出兽药超标、农药残留等各种问题,可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问题大部分都被一一解决。

2021年7月6日,央视报道“经海001号”网箱投入深海区,每年可生产成品鱼60多万斤,这些鱼生长在深海区,虽是人工养殖的水产品,但避免了以往药物的滥用。
2022年,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船“国信1号”交付运营,将养殖区域从近岸向远海推进,而各种品类养殖的虾,也在其中。

尽管2023年上半年全国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为99.2%,但大黄鱼、虹鳟、花鲈、鲶鱼、对虾和克氏原螯虾等产品全部合格。
这意味着当下市面上的虾,基本都可以放心食用,不会出现博主担心的事情,但是人们在吃虾时,往往会剔除虾线,不吃虾头虾黄,这是有什么依据吗?
如何健康吃虾
在无数美食视频中,大厨们都会教观众如何养虾,如何剔虾线,如何做一道绝世美味,最后对虾头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许多观众不明就里,只觉得虾头里面全是重金属和药物残留,虾线里面全是淤泥和排泄物,可事实是怎样的呢?

根据央视节目《是真的吗》中的探讨和研究,得知只要是虾放久了,哪怕是煮熟的虾放久了,虾头依旧会出现变黑的情况。
有人认为这是虾重金属超标,也有人认为虾变质了,可经过节目的对比,才发现人们认为的,和事实根本不一样。

北京水产农特产企业商会专家吕传萍解释说:虾富含高蛋白,而蛋白质是由很多氨基酸组成的,当氨基酸和虾中的还原糖反应后,虾就会出现变色情况,顺带着虾里面的蛋白质也会被分解流失,因此虾最好随做随吃,不要剩下。

从节目中给出的检测结果来看,虾头和虾身之中的营养价值是一样的,其中铅、汞、无机砷的含量远远小于我国0.5mg/kg的标准。
至于虾头和虾线到底能不能吃?其实都是可以吃的。

虾头是虾的内脏所在,虾的大部分代谢功能都会在这里进行,如果虾在成长过程中使用了深色海藻,也会出现变黑的情况,但不管怎么说,虾头还是不建议食用。
虾线是虾的消化系统中的一部分,其中含有很多微生物、泥沙等,而人们在烹饪过程中,高温会杀灭微生物,而那些脏东西,只会影响口感,带来一些土腥味,因此国人会将虾线剔除,以达到最佳的食用体验。
写在最后
2024年7月22日,一条关于“广州检出毒虾”的视频在网上流传,根据该视频介绍,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检测时,发现了“2A类致癌物”N-二甲基亚硝胺,其中包括皮皮虾、小海蟹、小黄鱼等。
仔细查看相关官方通告,会发现这些食品均是制品零食,都是添加了大量添加剂和防腐剂的零食,跟新鲜和冷冻的虾根本不是一回事。

综上所述,虾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食物,在烹饪的时候虾线可去可不去,虾头最好不要吃,烹饪好的虾要尽快吃。
至于养殖虾和野生虾哪一种更好,其实按照现在的养殖规模和养殖场选择来看,其实已经大差不差了!
因此,野生虾比养殖虾唯一好的一点,或许就是价格更贵一点吧。
参考资料:
1:央视网,[是真的吗]虾头变黑是因为重金属超标,是真的吗?(2017-03-11)

视频是有的,只是没显示出来
2:新京报,虾线真的很脏吗?虾头里的"虾黄"是虾屎吗?内行才知道的5件事。(2024-06-19)

3:上观新闻,养殖虾都是吃抗生素、激素长大的?所以到底能不能吃?(2024-0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