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发现扎心真相:父母越老活得越“卑微”,子女看着真心疼

孔伷情情 2025-02-16 21:16:35

【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导语:

我叫柳琴,今年52岁,退休2年每月有3200退休金;老伴叫赵明,今年55岁,在企业做管理,每月有6700的工资,独生女在外地工作成家,还没孩子。

过年初二开车回老家,看到年迈的父母还在厨房里忙碌做饭,包饺子,说话小心翼翼,过得越来越卑微,看着真让人心疼,可我还不能说啥。

来自柳琴的讲述,现实而又无奈。为子女着想的父母只会越老越卑微。

我家只有我和弟弟两个孩子,父母是老牌国企的退休老职工。

父母有自己的独立住房,弟弟跟父母居住在同一社区,每天都回家吃饭。

说起弟弟,母亲眼里既有幸福的满足,又夹杂着对现实的无奈。

父母从弟弟结婚开始,便让弟弟一家三口每天回来吃饭。

最初弟媳还每月给母亲500生活费,父亲说都是一家人,将来一切都是他们的。

生活费就免了,能回家陪老人一起吃饭,就是做父母的福气。

弟弟在父母家吃饭,一吃就是十多年,每年我都是初二回娘家。

头些年还能看到弟弟和弟媳在厨房帮忙,随着时光流逝,这几年回家只看到母亲的身影。

弟弟一家人似乎有千里眼,总能卡着饭点到家,洗洗手就坐下来吃饭。

每次吃完也是母亲第一个站起来收拾碗筷,我在时会主动选择去做饭洗碗。

询问母亲为啥这些活都要她做,母亲说弟弟弟媳工作累,回家就是休息的。

父亲因职业的缘故,耳背了很多年,弟弟一家不在,电视声音很大。

等弟弟弟媳回来,父亲自动调成静音,睁大眼睛,使劲往前看字幕。

我把电视声音调大,父亲赶紧找遥控器,嘴里说别这么大,他们嫌太吵了。

大年初二我和老伴开车回娘家,还没进屋就听到我家电视的声音。

敲了好久父亲才给我们开门,说着我们应该打个电话,这样他去楼下等。

母亲佝偻着身体在厨房忙碌,我放下手里的东西,带上围裙让我妈去休息。

看到案板上的肉,还有水池里的韭菜,我知道,这是要包饺子。

母亲看见我跟她说话,赶紧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轰我出去看电视,说我弟他们一会儿来。

本想询问母亲为啥又是她一个人忙碌,想想这样的话,不该我这个出嫁女儿说。

我把母亲推出厨房,母亲低头有些不好意思,喃喃地说:你去歇着一会儿就好。

看着母亲日渐弯曲的背,我突然心酸眼泪快要落下来,几个月不见,母亲又矮了一截。

有人曾说,尘世间的父母,不都是越老越作的老人,大多数父母心中只有子女,越老越活得卑微,只因父母觉得自己“不中用”,帮不了子女啥忙了。

在父母的心中,不论他们付出多少,只要子女高兴,咋样他们都行。

看着老去的父母,内心越来越难过,我明白不论我怎么劝说,他们也不会听。

生活里,那些多为自己考虑的父母,多大年岁都不会过得卑微,因他们会爱自己。

作为出嫁的女儿,在娘家永远是客人,虽然说是回家,但这里已经是回不去的记忆。

我不能指责弟弟不管父母,也不能训斥弟弟嫌弃父母,能做的只有尽力做好自己。

父母与弟弟之间的链接是他们的亲情课题,若我在其中说三道四,必然会破坏家庭和睦。

忙碌两个多小时,饭菜端上桌,饺子也煮好了,弟弟一家三口也开门进屋。

老伴调侃弟弟酒刚满上,他就到了。父亲在听到声音,早早地拿遥控器把声音调小。

饭桌上,弟弟询问父亲,开春要不要去南方玩一圈,父亲说母亲身体不太舒服就不去了。

弟媳说开车自驾游,一起去应该没啥事。父亲小心翼翼地说了句实话,年前花钱太多。

谁知弟弟接话茬就说,你们不是有张折子这个月到期吗?转过头冲我说:

“姐,你这难得回来一次,我带咱爸妈出去转转,寻找春天,你不赞助一点。”

母亲赶紧接话说:“别让你姐再拿钱了,她就那么点退休金,不够自己花的。”

我知道这是母亲在给我解围,不想我再给弟弟“坑”钱。

弟弟跟母亲一碗汤的距离,这么多年,却是父母一直贴补弟弟一家。

我家女儿读博时,父亲高兴,一下子给我女儿奖励50000现金。

弟弟就说了很多酸话,父亲给弟弟算了一笔账,说这么多年,弟弟一家在父母家吃饭,一分钱生活费没要,难道不是父母的钱吗?

家庭里的矛盾往往是有个恃宠而骄的孩子,一对偏心眼的父母。

我家却是父母内心明镜一般,弟弟是那个恃宠而骄的孩子,总想占点便宜。

母亲维护我,父亲也觉得我对娘家付出很多。

老伴怕场面尴尬,举着酒杯敬我弟,笑着说,等你们出游时告诉我们一声。

弟弟不好意思地举起酒杯,也笑着说,到时候,我们拐弯到你们那里转转。

一家人在一起相聚就是为了开心,亲情温暖,若总是这般算计,实在不舒服。

吃完饭我收拾碗筷,弟媳说还有点事,人家穿衣走人了。

侄子临出门前喊我,询问我是不是有事忘记了,我一拍脑门,可不忘记给红包。

老伴在客厅摆好棋盘,陪着父亲下棋,我在厨房收拾,母亲在身边絮叨生活琐碎。

在娘家住了一晚,想着帮母亲把房间收拾一番,又怕母亲说我嫌弃家里乱。

陪着母亲在床上躺着闲聊,说起小时候的事情,母亲的眼里有了亮光。

看着眼前这对年迈的父母,曾几何时,他们也是意气风发,掷地有声。

如今却把自己放得那么低,为了子女低到尘埃也要付出自己的爱心。

人老了,不图儿女光宗耀祖,只图子女平平安安。

作为子女,请常回家看看,家里有慢慢变老的父母,他们不求回报,只希望我们过得好!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0 阅读:0
孔伷情情

孔伷情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