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女儿独自赡养87岁母亲6年,发现家庭养老真相:现实而又无奈

孔伷情情 2025-02-19 21:26:53

【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来自万苗的讲述:独自赡养87岁母亲,发现家庭养老真相,真实而又心酸。

我叫万苗,今年56岁,退休6年,每月有3200退休金,独生女儿早已在外地成家有娃。

老伴过世多年,我刚退休,母亲就提出,三个哥哥身体都不好,她要跟着我居住养老。

母亲是特级教师退休,每月有6700退休金,比我高很多。

她提出每月给我5000费用,剩下的1700就当她的生活费好了。

我知道这是母亲对我的格外关心和爱护,可我却发现家庭养老真相:

“养儿防老不过是说说而已,谁的晚年都一样,谁也不会是幸运儿。”

在我的记忆里,有三个哥哥是我小时候最快乐开心的事,谁都不敢欺负我。

每次遇到跟别人吵架拌嘴时,我都会说自己有三个哥哥,我去喊我哥来打他们。

岁月流转,时光荏苒,一晃我们都长大成人,三个哥哥都有了媳妇,我多出三个嫂子。

以为自己多三个“姐姐”疼爱,谁知,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姑嫂之间有种说不清的微妙。

我结婚时,母亲给我5000嫁妆,在我那个年代算是很多的,三个嫂子跟哥哥们闹腾。

说自己嫁进我家都没有这么多彩礼,一个小姑子出嫁却给这么多彩礼。

听母亲说,最终在我父亲的妥协里息事宁人,父亲给每个嫂子各补偿了“彩礼差价”。

这是很多很多年以后,我跟母亲闲聊,母亲无意间说起哥嫂,说到的一件往事。

看似平和美好的大家庭,内里都暗藏着各种波澜不惊的事情。

女儿在读初中那年,老伴突发意外走了,属于工伤,是几个哥哥帮我拿到了补偿款。

在三个侄子结婚时,我各给了10000的礼金,在我们这里也算是高规格的。

母亲常跟我说,你一个人的日子苦,要多留些钱在自己手里。

父亲生病卧床,三个哥哥身体还不错,他们轮流去陪护照顾,周末去替换两天。

母亲按护工费用给三个哥哥照顾费,嫂子们很开心,回家的次数也多了。

父亲卧床五年走了,三个哥哥想让母亲把房卖了,存款分了,轮流跟着他们居住养老。

轮到谁家,母亲退休金就归谁家,生病住院,三个哥哥们负责,我做女儿的出力就行。

三个哥哥是按照这里的传统行事,遭到母亲拒绝,她说自己还能自理,不想轮流居住。

哥嫂们无奈只能听母亲的安排,随后几年时光,大哥二哥身体日渐不好,先后做了支架。

三哥曾闹过一段时间的轻微脑梗,幸亏医治的及时,再加上他的锻炼,恢复的还算不错。

嫂子们退休后,各自忙碌着照顾孙子孙女,也没有时间来我母亲家里看望。

我50岁退休,本想着去女儿家附近租套房,在当地再找份工作,跟女儿一碗汤的距离。

没想到的是,老母亲居然提出跟我居住养老,这让我不知所措。

母亲把三个哥哥喊回家商议,说她想跟着我这个女儿养老,三哥哥肯定是不愿意。

说一堆“养儿防老”的传统,归根结底是,母亲退休金高,跟我养老就要把钱给我。

母亲询问三个哥哥,你们现在谁还能好好照顾我,都自身难保,照顾好自己就不错了。

哥哥们也知道,母亲跟我居住有自己的私心,一是跟我这个女儿养老更自在;

二是母亲身体还不错,没啥大的毛病,小的基础病吃药就行;

三是母亲的内心还是想贴补我的生活,所以提出跟我居住养老。

作为女儿,母亲提出这样的要求,我不能拒绝,一切看哥哥们的意见。

嫂子们都忙着各自的孙辈人,根本无暇照顾我母亲,她们也说这样挺好。

有人曾说,父母爱子女是一种本能,一旦为人父母,就会一门心思地希望子女们都好。

子女爱父母是一种良心和领悟,有良心的子女,领悟到父母的不易,愿意回馈父母。

若子女体会不到做父母的辛苦,父母付出再多,也只是一场错误的交付。

三个哥哥也想对母亲尽孝,怎奈自己身体不好,只能尊重母亲自己的选择。

我独自赡养87岁母亲6年,三个哥哥不知是放心我,还是对女儿给父母养老有意见。

这6年来,他们很少到我家里看望母亲,偶尔来一次也匆忙之间就走了。

母亲总无端猜测三个哥哥的心思,认为哥哥们不来看望她,是因为母亲把退休金给我了。

谁的晚年都是一场腥风血雨,如今母亲已经到了风烛残年之时,需要的是亲情陪伴。

我希望三个哥哥能时常回来看望母亲,哪怕是陪母亲吃一顿饭,带着母亲下楼晒晒太阳。

这些对于年迈的母亲来说,就是一种心灵慰藉,更是一份亲情的温暖呵护。

哥哥们不懂,而我做妹妹的也不敢轻易开口,毕竟干涉他人的因果,只会彼此伤害。

每次我想让哥哥们来看望母亲,我就在家庭群聊里发红包,然后再发母亲的视频。

这样大家一起抢红包,看到母亲的视频,一起说几句温暖的问候话语。

我就拿到母亲跟前,让她看看几个哥哥们的话语,让母亲知道儿子们也都在意她。

人老了,在乎儿子们的孝心,母亲这代人,不论有多么高的学问,骨子里的传统还在。

养儿防老的心思始终在心里,不说出来也是他们的一种表达方式。

有太多老人跟着女儿养老,心里却时刻牵挂的是儿子,希望儿子能主动接自己回家赡养。

然而儿子却假装不知,认为老人的一切是自己的,养老却是大家的,所以,造成母亲在期待儿子的自觉,儿子在等待母亲的主动,终究是一场错失的轮回。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0 阅读:4
孔伷情情

孔伷情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