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年纪越大的人越能感受到思乡之情,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一个叛逆的时期。这个时候,他们虽刚刚成为在外的游子,但内心充满了对外界的渴望和对新事物的喜爱,而对于自己的家,却出现了种种批评的声音。
不少人认为,这是因为大学生在学习进步的过程中,头脑中有了新体验,自然而然地厌弃自己以前的生活环境,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不过看到大学生回家后的种种现象,会让人发现,其实有时候父母的做法也有些过分。
本想着在这个寒冬腊月,不少人渴望的就是赶紧熬过春运买票回家,即便高铁再挤,回家的渴望仍是归心似箭。然而在这个时候,有些大学生宁可在外租房子住,也不愿意回自己的老家,并坚称那样的家还不如不回。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有一位福建的大学生今年就倔强地选择了不回家,而是在外自己租了出租房。他在异地求学,回老家本应是一件开心的事,可每次回家看到的场景都让他感叹,连个落脚之地都没有了。
家里本来有他自己的卧室,大学生回去前特意叮嘱姐姐帮自己收拾一下。但眼前的场景还是令人失望,卧室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而姐姐也只能无奈地解释说没办法,刚收拾干净,不出几天爸妈又给这个房间堆满了。
这样想来,一个大学生满心欢喜地想着回家,重新回到熟悉的环境中,却连自己的房间都没有安身之处,这种感受怎能不让人失望呢?这样的事情往往发生在大学生离家求学后回家之时,这恰恰说明了一个问题。
其中最显著的一个就是很多父母太喜欢囤积东西。就像这位大学生的房间里,很多东西根本用不着,他们却舍不得扔,这就是很多同学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建设才能回家面对这一切的原因。
而且这个行为其实与贫穷无关,有网友说,哪怕给父母一个大别墅,他们还是会用垃圾把它堆满,这其实就是个人生活习惯的问题,家长们确实可以从这个角度好好反思一下。
作为家长,把孩子培养到大学,无论孩子上的是本科还是专科,都已经很不容易了,这说明孩子具备健全的人格,有能力、有动手能力、有学习能力。培养出这样的孩子,但在生活习惯方面却难以改变,是因为家长们过于以教育者和尊长的身份自居,没有考虑到大学生的感受,也不了解大学生在外面所接触的是一个更为进步的新环境。
大学生们回来后提出的很多意见其实都很有建设性,如果家长能够加以改善,那么大学生回家后就能享受一个较为舒适的环境,自然而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主动渴望回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上了大学后似乎就一去不回,怎么拦都拦不住,好像真的是心野了一样。
生活和学业上的种种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很多同学越来越想远离家庭。在学业方面,与父母从初中、高中积累下来的矛盾一直未得到解决,上了大学回家后,本期望通过沟通使双方共同学习和成长,却发现这种希望愈发渺茫。
所以不要一出事就直接归咎于年轻人,也许大学生是出于善意,希望整个家庭越来越好,这也是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意义之一。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