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发布,有一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
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20%,接近于成人;
77%和69%的学生患者在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中易出现抑郁;
63%的学生患者在家庭中感受到严苛/控制、忽视/缺乏关爱和冲突/家暴。
也就是说,在中国,每 5 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可能存在抑郁症状。
想必每一位家长看到这组数据,心绪都无法平息,都在问:“为什么?
明明现在的孩子生活在蜜罐里,为什么还会抑郁?我们掏心掏肺为了他们,他们为什么还要抑郁?”
接触了这么多厌学孩子的家长,我发现家有抑郁休学的孩子,家长多半有这句口头禅:
你看看别人家孩子!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 2009 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 83.4% 的受访家长表示,会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
一、“比较”之心,人皆有之从孩子出生我们似乎就进入了一种焦虑状态,孩子长得高不高?体重多少?爬得好不好?多大会说话?多大走路?什么时候开始上早教?
上学后,孩子的学习就成了每个家庭关注的焦点,也是最大的焦虑,作业、成绩、排名每天都在牵动着家长的心。
本来心情挺好,可是突然听到其他的孩子考的比自己的孩子分数高,心情立刻降到冰点。
大多数中国人好像都爱比较,同学聚会、节假日聚餐,人们在一起时比谁的官大,比谁挣钱多,比谁家孩子学习好。
说到底,求学期间比的是学习,上班以后比的是权和钱。
这样的比较使得成年人总是处在焦虑中,我们把仕途和财富的压力及不确定感的焦虑转嫁到了孩子身上。
似乎孩子的学业好,我们就有了希望,就有了一个可以掌控的目标,而这样的期望使孩子在求学期间不堪重负。
二、丛林意识,资源有限滋生攀比攀比心理、见不得别人好其实是一种丛林意识。
丛林意识本质上是一种恐惧,把别人的好视为威胁,而不是资源,丛林法则是自然界里生物学方面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规律法则。
我们知道,在原始社会各个氏族部落里的人都要争夺一片土地上的果子和野兽,强壮的就会多得,“别人得了我就得不到”,于是就惧怕别人的强大。
到了农耕时代,土地是有限的资源,谁的土地多,就意味着可以吃饱饭,过上好日子,可以抢夺别人的资源。
那个时候读书的目的是考取功名,考试排名越靠前,官做得就越大,因为当了官,有了权利,就可以获得土地和更加丰富的资源。
所以那时候的考试都是选拔性的考试,选拔性的考试是有标准的,那就是读圣贤诗书、作八股文章,不必创新、不必有自己个人的特色。
我国的农耕文明持续的时间很长,一直到现在,即使是一线城市的人,往前追三代基本都是农民。
因此,丛林意识在我们的观念里根深蒂固,成了我们骨子里的东西,攀比心理也就自然产生了。
三、无效攀比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机构发布《青少年蓝皮书2019》显示,“你看别人家的孩子”这句话压倒性地入选为“未成年人最不喜欢家长说的五句话”里的榜首。
无效攀比会给孩子带来三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无视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发展规律,给孩子树立不切实际的目标和榜样,让孩子不堪压力和重负,丧失了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第二,让孩子始终处于一种焦虑状态,影响智力水平的发挥,导致在竞争中失利。第三,长大后没有合作意识。许多优秀的、有才华的人就卡在了“见不得别人好”上,把别人的好视为威胁,而不是资源。这种意识对我们个人的发展是一种致命的瓶颈,很努力但是不会和优秀的人合作,结果发展很慢或发展不起来。
四、与自己比,成为更好的自己攀比心理和竞争意识是不同的,最大的原则是不要“近身肉搏”。
首先要改变认知。跳出丛林意识,这不再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特点生活得很好的时代,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实现共赢的时代。
其次要发现孩子的个体差异,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点。让孩子以轻松快乐的心态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优势。
如果我们内心做不到不和别人比,至少我们不要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