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轴承润滑系统的选择

华兴邦 2025-04-12 21:20:19

一、润滑方式及技术特点

1. 脂润滑

- 优势:密封结构简单、防污染能力强,补充润滑方便,适用于低速、中载及常规温度场景。

- 局限:散热性较差,易因高温导致油脂碳化,需频繁更换;高速工况下甩油严重,易引发轴承异常发热。

2. 油润滑

- 压力供油润滑:通过循环油路实现稳定供油,冷却效果好,可带走杂质,适用于常规转速轧机。

- 喷油润滑:高压喷油直接覆盖轴承表面,适合高速轧机或需强冷却的场合(如热连轧机)。

- 油气润滑:

- 以压缩空气输送微量润滑油,形成气液两相膜,兼具冷却、密封和降耗优势,耗油量仅为脂润滑的1/5。

- 可突破轴承气旋屏障,适用于高温、高速及重载场景(如冷轧机、连铸机辊道)。

3. 油雾润滑

- 改良型润滑方式,但存在管道距离限制、环保性差及油温依赖性强等问题,逐渐被油气润滑替代。

编辑

二、适用场景选择依据

1. 轴承类型与负载

- 四列圆锥滚子轴承(承受径向+轴向复合载荷)优先选用油气润滑或循环油润滑。

- 调心滚子轴承在低速轧机中可配合脂润滑,但需加强密封性。

2. 运行参数

- 高速轧机(>600rpm):推荐油气或喷油润滑,避免脂润滑甩油失效。

- 高温环境(如热轧机):油气润滑的压缩空气可降温,同时防止乳化液侵入。

- 重载冲击工况:需高黏度润滑剂(如复合锂基脂)并配合极压添加剂,减少摩擦磨损。

3. 成本与维护

- 脂润滑初期成本低,但长期维护频繁;油气润滑系统投资较高,但节省耗材费用并延长轴承寿命3-6倍。

编辑

三、优化案例与技术实践

1. 润滑脂用量标准化

- 通过公式计算自由体积(V=轴承外径×内径×宽度),按工况确定填充量(V的1/3-2/3),避免过量导致甩油和发热。

2. 油气润滑改造案例

- 某冷轧机改用油气润滑后,轴承寿命提升至原脂润滑的3倍以上,年润滑成本下降60%。

3. 密封与污染控制

- 采用迷宫密封+唇形密封组合,防止冷却水和氧化铁皮侵入;定期清洗轴承座并监测油脂状态。

四、维护管理要点

1. 润滑剂选择

- 优先选用高黏度基础油(如40℃黏度1000-1500mm²/s)并含抗磨、抗氧化添加剂的合成润滑脂。

2. 监控与维护

- 安装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轴承温升,异常时及时停机检查;定期解体清洗轴承并评估磨损情况。

3. 系统自动化升级

- 采用智能润滑系统(如定量分配器+PLC控制),实现定时定量供油,减少人工干预。

编辑

0 阅读:1
华兴邦

华兴邦

爱好广泛,喜欢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