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这个问题,在我们家一直都存在争议。
今天老公突然问我家里还有多少现金,我说还剩600,他让我明天去银行取3000,说是要给孩子们发压岁钱。
"明天要给几个孩子发红包啊?"我有点好奇地问他。
老公掰着手指头数了起来:"大哥家两个孙子两个孙女,大姐家两个,二姐家两个,总共8个孩子,一人200块。"
我听完忍不住说道:"大哥家的大孙子和大姐家的大孙女都快研究生毕业了,都20多岁的人了,还要给他们发压岁钱啊?"
"孩子们在上学不挣钱,过年就得发压岁钱。"老公理所当然地说。
"谁规定必须要发的?"我追问道。
"我规定的!"老公斩钉截铁地回答。
我看着他坚持的样子,心里有点无奈。说实话,现在孩子上学条件都很好,哪个不是花着父母的钱,拿着长辈的资助,压岁钱对他们来说可能真的不算什么。
但是老公的想法我也能理解,在他心里,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多的是一种长辈对晚辈的关爱。而且一年就这么一次,发就发吧。
不过这事确实让我挺困惑的,现在的压岁钱好像越来越没有年龄限制了。记得我小时候,上了初中基本就不收压岁钱了,现在倒好,都读研究生了还在收压岁钱。
这让我想起去年过年的时候,邻居家的儿子都已经工作两年了,春节回家,他爸妈照样给他发了一个大红包。我当时就觉得特别奇怪,都工作挣钱了,还要压岁钱干什么。
但是转念一想,压岁钱的意义可能早就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了。它更像是一种传统,一种亲情的表达方式。就像我们逢年过节给父母发红包一样,不在乎多少,重在那份心意。
老公虽然在这件事上显得有点固执,但是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长辈的关爱,维系着这份亲情。
想通这一点,我也就不再纠结了。明天就按照老公说的,给每个孩子准备200块钱的红包吧。
只是很好奇,现在其他家庭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呢?你们家里读研究生的孩子,过年还会给压岁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