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女教授建议:职工退休后打15年工再领退休金,你怎么看?

老刘侃故事 2023-01-09 09:12:31

在当下社会,专家已经从之前的权威变成一个贬义词,在各种媒体上,总是充斥着专家的高论。

这些专家们开口闭口总是谈国计民生,而实际上只是一些无用的废话,仔细探究这些令人喷饭的言论背后,是众多高坐在象牙塔内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享受着国家给予的各种福利和补贴,却完全不识人间疾苦,与大众脱节。

清华教授的退休打工论

资深网民或许会记得这样一件事,在2013年一档名叫《七分之一》的节目里,来自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燕绥教授因为一番言论激怒网友。

因为当时女性法定退休年龄为50岁,杨教授建议大众在退休后,再延迟15年,也就是从65岁开始领取退休金。

杨教授认为她的建议有助于减轻国家养老压力,缓解年轻人的就业压力。

但是作为一个教授,杨教授从国家大局等角度全方位的分析了她的观点,但是,从头到尾,杨教授都没有考虑过,养老金对于普通人的重要性。

作为大学教授,杨燕绥每月除了学校发的固定工资外,还有各种专家补贴、学术补贴等,可以说,杨教授一个月的收入比大多数普通人都要高,再加上出版著作物的版权费,以及各种学术会议演讲的津贴,即使除去工作,杨教授的收入也非普通人所比。

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杨教授获得高收入无可厚非,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在工作生涯中,每月几千块的工资在交完房贷社保等之后,除去生活开支,就所剩无几了,而在经过几十年的辛勤工作之后,唯一的念想就是靠着养老金可以休息一下,还有一些体力劳动者,随着年龄渐长,身体状况下降,养老金虽然不多,但对他们而言,也是一大笔收入了。

或许杨教授的想法是好,但是可能在她的生活中,根本接触不到月收入只有几千块钱的人吧。

在节目现场,面对杨教授的观点,有记者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五十岁退休,六十五岁领取退休金,那么中间的十五年靠什么生活?

而杨教授似乎也早有准备,胸有成竹的说这些老人在经过培训后,可以就近参加老年服务,比如老年男性可以去养老院当园林义工,老年女性可以去养老院做做饭,洗洗衣服之类的。

或许杨教授的建议在发达国家完全行得通,因为发达国家人力成本贵,在养老院工作的收入完全足够生活,而且发达国家人口少,有足够的养老院等机构吸纳退休人员再就业,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人力成本低,且养老产业并不完善,所谓退休人员再就业,可实践性极低。

杨教授的十年之约

2023年,距离杨教授发表退休延迟领工资的言论,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

当时有网友建议杨教授先做一个榜样,延迟十五年领取养老金,如今,杨教授早已退休,她是否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呢?

很可惜的是,已经退休的杨教授依旧每月领着退休金,过着悠闲自在的退休生活,对于自己十年前的观点,完全忽视。

而杨教授所提的退休人员做义工,也被她自己完全遗忘了,即使现在的她恰好满足当初自己建议的年龄。

向往美好的退休生活,这是人之本性,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杨老师,都完全无法摆脱这种本性,然而,她却可以,堂而皇之的将希望普通人退休后继续做义工的想法提出来。

像杨教授这样的与群众脱节的专家还有很多,比如让农民工到城市买房,比如低收入群体将空闲的房子出租出去,等等言论不一而足。

甚至于这些专家在提出这些建议时,都会侃侃而谈,给出自己的理由,但很可惜的是,他们的理由只能说服自己,说服不了大众,在大众眼里,这些专家的话统称为不切实际。

“何不食肉糜?”

除了所谓专家们,另一群经常做出令人贻笑大方的行为的群体,是明星们。

演员韩雪,就曾经在节目里做过一件颇受争议的事。

在综艺《导演请指教》中,韩雪拍摄了一个极度催泪的短片《超时未送达》,然而,尴尬的是,除了她自己被感动到泪流满面之外,其他人只有迷惑。

这个短片的内容是讲述外卖员辛苦的一天,但短片主人公住着月租超过8000元的超大公寓,房间里不仅摆满了书,甚至还有一把吉他,闲暇时看书逗猫,甚至于谋生用的电动车所使用的电瓶容量极小。

“强行煽情”、“自我感动”……网友毒舌的吐槽之下,是创作者完全脱离现实的臆想性创作。

而我们在所谓反映现实的影视作品中看到更多的,则是刚毕业的新人住着如同样板间一样精美的房子,穿衣背包无一不是大牌,甚至所谓的职场也完全与现实无关。

这些经典的“何不食肉糜”式笑话,正是当代专家和文艺创作者脱离普通人的一个缩影,他们真正需要的,则是脚踏实地。

1 阅读:48

评论列表

用户16xxx30

用户16xxx30

1
2023-01-09 14:53

先拿她一个人试

时尚文汇

时尚文汇

2023-01-09 23:21

脚踏实地

清风

清风

2023-07-14 16:57

不能让这个杨砖家领退休金

老刘侃故事

老刘侃故事

每天给大家分享精彩故事动态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