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的养育问题,李玫瑾老师的《心理抚养》值得每位父母好好阅读。
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性格比能力更决定命运。
作为一名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老师在对多名罪犯进行犯罪心理画像研究后,在她的《心理抚养》中写下了这句话。
因为她发现,在她众多的研究对象中,总是有个绕不开的心理发展逻辑:
“犯罪——人——心理——早年——家庭——父母”
一个是起点,一个是终点,看似隔得很远,其实它们有着强烈的联系。
1.家庭是一个人人生的起点,人的问题源于早年的养育
李玫瑾老师谈及多年前她看过的一个老电影——《青松岭》。里面有一个人在驾驶生产队的马车时,每当马经过一颗歪脖子老树下,他就用鞭子抽马。后来马一见到这棵树就惊恐不安,甚至发性狂奔,只有连续抽它三鞭子才能制服它。而这个秘密只有驾车的这个人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他故意使坏,来达到长期把持这辆马车的目的。
马惊恐发性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一系列的经历导致的本能反应。就像一个人一样,成年后出现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溯源到早年的经历。
“养育的最佳时期是依恋期”
0~12岁为孩子的依恋期,12~18岁为青春期。依恋期的孩子因为心理和生理上的弱小,没有独自抵抗外界风险的能力,因而很依赖养育者。
父母与孩子的亲缘,最浓时分就是在依恋期。好好珍惜孩子的依恋,这是父母未来教育孩子的一种心理资本。
人早年的经历会变成潜意识,人可能自己意识不到,但会影响到成年后的心理活动。
2.亲自陪伴比只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
养育孩子,没有钱不行,但是为了钱,牺牲掉该有的陪伴孩子的时间,在孩子教育上,就是舍大逐小。
而且,很多家长辛苦拼命挣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填满自己对物质的追求,买更大的房子,开更好的车。他们口口声声说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其实,这只是一个用来安抚他们没有好好陪伴孩子愧疚的挡箭牌。
整天忙着挣钱,把孩子推给老人养育的父母陷入了一个误区:
那就是人的成长不是用钱就能堆积起来的,孩子心灵的健全也不是用钱就能培育的。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需要的不是一堆金钱,而是一个温馨的家。只要有父母陪在身边,哪怕没有昂贵的玩具、没有精美的食物、没有名牌的衣服,孩子也是幸福的。
有些父母说,看到其他家的孩子穿得好、吃得好,自己不能把这些给孩子就难受。其实,这只是父母自己的感觉,或者说父母自己的面子问题,一个小孩子他能讲究什么牌子不牌子,穿得舒服就行。而现在这个社会,吃得好(这里是说健康营养的食物)基本家家都能实现,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至于那些昂贵的“精美食物”,其实是可有可无的。
比起给孩子挣钱,尤其是幼童阶段的孩子,对孩子的陪伴其实更为重要。
孩子的成长都有阶段性,一旦错过了某个阶段该有的培育,以后的弥补就是成倍的付出。
这本书看了,受益匪浅,感谢李老师[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