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热衷于将顶尖的科研成果发表在国外期刊上?

伟民史纵论 2024-12-27 05:28:33

最近,嫦娥六号月壤研究再获突破,其顶尖的科研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得到了中外科学家的高度认可和称赞。欣喜之余,不免疑惑,为什么我们顶尖的科研成果一定要发表在国外的期刊上?

不可否认,国外的业内顶级期刊,历史悠久,权威性强,可信度高,影响力大,科研成果在此发表,有助于快速得到世界科学家的承认,能够很快被引用,被普及,被运用。另一方面,国内科研人员需要提质奖励,不能少了这块“敲门砖”。这已经形成了固化的思维和做法,尽管也有不少人提出异议,但始终改变不了惯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科研工作突飞猛进,取得了不俗的成就,量子计算、航天探测、人工智能、光伏发电、电动汽车、5G电信等等,基本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或者一流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将顶级科研成果发表在国外的期刊上,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先进不先进,不是由国外的期刊说了算,而是我们自己说了算。有了重大的科研成果,就应该发表在国内的期刊上,创立我们自己的顶级期刊品牌。

就拿航天探测来说,我们几次成功降落月球,将采挖的月壤顺利送回地球,意欲在航天领域一展身手的国家纷纷上门申请月壤,连美国都不惜违背自己的国内法律,厚着脸皮多次讨要月壤。可以说,我们在这方面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研究的成果也是空前的,理应在国内期刊发表。可令人遗憾的是,那种自我矮化的“惯性”还在发挥着作用,不能不提出疑问,什么时候能够直起脊梁,成为业内乃至科学界一个名副其实的主导力量呢?

当年,我国空间站发射成功的时候,国际上有人对我们使用中文叽叽喳喳,什么“国际惯例”,什么“通用语种”。对这种酸里吧唧的阴阳怪气,我们不屑一顾,理直气壮地使用中文。想上中国的空间站吗?请学习中文;想跟中国进行航天合作吗?请学习中文。后来,那些叽叽歪歪的声音消失了,不少国家抢着要跟我们进行航天合作。什么原因?就是习惯了。

什么是习惯?你处在顶级位置并定了规矩,别人遵从了,就是习惯。

嫦娥六号采挖的月壤回来后,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中国,希冀能够得到一点月壤,希冀能够进行合作。据说,我们曾经借此立规矩,提要求。凡是得到嫦娥六号月壤的国家,必须遵从中国的规矩和要求,月壤保管使用必须接受中国的全程监督,月壤研究必须按照中国指定的规矩进行,研究成果必须发在中国的期刊上,等等。不知道能否将这些规矩落在实处,以体现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绝对话语权。

现在,我们对嫦娥六号月壤的研究获得了突破,取得了重大成果。月壤中蕴含的信息不仅涉及月球演化历史,还关系到月球基地选址、资源勘探等战略布局,特别是被称为未来清洁能源的氦3资源,其成果将为开发利用提供关键依据。

就是这样一个事关月球开发战略的科研成果,我们没有借此机会壮大我们自己的顶级期刊,而是面对国际社会对月壤共享的期待,展现出了负责任大国的开放态度,所以将这项重要顶尖成果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看到此消息,心情无比沉重,是“惯性”使然,还是迂腐教条,抑或是缺乏自信?

不难想象,顶级成果发表在国内期刊上,也不会影响“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啊,一样能满足国际社会共享月壤的期待啊,我们的期刊可以订阅,可以查询,但你得学习中文,遵从中国的相关规矩。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这样做,或者做了但步子迈的不够大。

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对月球进行探测利用,而是要走向星辰大海。我们目前处于领先地位,如果不建立规矩,树我品牌,更待何时?连美国都知道,上不了月球,就制定月球时间表,以制约中国,主导探月活动。而我们却还沉浸在“负责任大国”的虚荣状态里为他人做嫁衣却浑然不觉。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但愿我们能够真正的负起大国的责任来,在一切领先的领域占据一席之地,逐渐掌握话语权和主导权,打造国际著名期刊,就是重要的一步。

不认同?习惯就好了;不承认?并没有想着要你承认,而是要你遵从。

0 阅读:0
伟民史纵论

伟民史纵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