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全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窄不一,南口宽约400公里,北口宽约200公里,最窄处在福建海坛岛与台湾白沙岬之间,宽约70公里。两头宽中间窄的形态,使得海峡内的水流和风向变化复杂,船只航行时难以保持稳定的航向。
从历史记载来看,古代人跨越中国台湾省海峡的难度极大。据清朝时期的记录,前往中国台湾省南部就像“九死一生”,需要提前写好遗嘱或交代后事。
为什么台湾海峡在古代很难渡过?有以下几点原因。
台湾海峡的极端的海风台湾海峡的海风和水流非常极端。季风为古代船舶提供了动力来源,使得航海者能够利用风力进行航行,但根据有关研究,台湾海峡一年中只有两次刮有明确行向大风的机会,也就是说乘风出航的时间有限,大风天气往往伴随着巨浪和强流,使得航行变得极其危险。
除两场有明确航向的大风外,经常刮不定向的大风,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历史上,许多尝试从福建东渡时常常因顺夏季风而被吹到太平洋中更远的的琉球群岛。这是因为从福建等地出发前往琉球,可以利用夏季向着东北吹的西南季风及黑潮等自然力量,顺风顺水,航行相对容易。
最容易到达台湾的路线
事实上利用东北季风前往台湾岛是最容易的,最佳路线不是从更近的福建,而是从远一些的江苏、浙江在冬季出海,先东行一段距离,再顺着东北季风向南航行至台湾岛。吴国到达夷洲就是这条路线。
相比之下,福建夏季前往台湾则常常需要逆风逆水,冬季前往台湾更容易被西北风吹到菲律宾,增加了航行的难度和危险性。
在10月至次年3月期间,东北季风主宰着台湾海峡,风力可以达到4至6级,有时甚至超过8级,这种强劲的风力使得船只难以逆风航行,且容易因风浪过大而倾覆。
5月至9月则受西南季风影响,风力大约为3级,风力虽稍弱,但热带气旋频繁,容易引发台风和热带风暴。特别是在7月至9月间,热带气旋频发,很容易造成船只沉没。
台湾海峡阻挡船渡的水流台湾海峡内的洋流主要由台湾暖流控制,该暖流自南向北流经海峡,流速较快,与自北向南流动的中国沿岸流相遇,对海峡两岸的海上交通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古代航海者常视台湾暖流为畏途,因其一带海水颜色较深,流速较快,难以预测和控制,被称为“黑水洋”,也被称为“黑水沟”。
黑水沟一带海底地形由深变浅,极容易造成海洋漩涡形成。当洋面由宽变窄时,水压增高,水流速度加快,这会导致急速的水流形成漩涡。同时当台湾暖流的海水在正常海水之间流动时,会发生侧向速度差异,导致相邻流体层间的相互作用,使流体沿一个轴心旋转,从而形成漩涡。
在古代文献中提到,黑水沟位于澎湖之东北,海水颜色复杂多变,包括红、黄、青、绿等颜色,其中黑色的部分最为险恶。这一区域水流湍急、深不见底,且颜色如墨染般,因此得名。过往船只在此水域航行风险极大,《台湾省杂记》就记载了“10去6死3留1回头”的说法。
黑水沟大致位置
海峡的潮汐和暗礁海峡内的潮汐现象也十分复杂,潮差南部小北部大,沿岸涨潮流向北流,落潮流向南流,复杂的潮流现象增加了船只航行的难度。
海峡中部由澎湖列岛与台湾浅滩并向西直至闽南沿岸,形成了一个弧形的海底隆起部,构成了一条横贯台湾海峡南口的浅水带。这种地形使得海峡内的水深变化极不规则,船只航行时难以保持稳定的吃水深度,且容易触礁搁浅。
海峡中的浅滩
古代,由于缺少水密舱技术,船只一旦与暗礁相撞,就会导致船体漏水。这种情况下,船只很容易因为进水而沉没,造成船毁人亡的严重后果。
历史上,郑成功就因为掌握了台湾海峡潮汐的时间和涨潮、退潮时的水深,为他的舰队提供了安全航行和登陆的机会。在大潮之前一周,郑成功率领2.5万将士和数百艘战船从金门料罗湾集结,并于次日抵达澎湖莳内屿,等待顺风和涨潮期间一举到达台湾。
郑成功登陆热兰遮就借用了涨潮的有利条件
台湾岛在大规模开发前环境恶劣台湾岛在明末及清代大规模开发之前,大部分地区是未开发的热带雨林,气候炎热且湿润,容易滋生各种疾病。古代汉族开拓台湾岛时,瘴气(主要是疟疾)是主要的健康威胁,许多人在登陆后不久就因瘴气和其他疾病而生病甚至死亡。
公元230年,吴王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一万余名军士和三十多艘船组成的船队到达夷洲,但在驻扎期间,由于水土不服和瘴气影响,士兵死亡很多人,不得不返回大陆。这也是卫温、诸葛直被诛杀的重要原因。
当时的台湾大概这样
隋炀帝派虎贲郎将陈棱、朝请大夫张镇周率领万余人从义安(今广东潮安)出海,到达流求进行“慰谕”。但这些兵士也未成功在台湾长久驻扎。
从18世纪中叶开始,自大陆流入台湾的人口数量庞大,台湾才得到较好的开发,瘴气之类的疾病逐渐消失。明末大海盗颜思齐和郑芝龙也曾引三千漳泉移民在台设立据点。
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汉民数量达到24万户,人口超过200万。汉族移民逐渐占据了土著居民的土地和生活资源,引发了汉番之间的激烈冲突,进一步增加了移民的成本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