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天下同心》21集大结局,平复完激动地心情,我写下这篇文章

金娱良言呀 2024-12-20 11:16:36
看完《天下同心》21集大结局,平复完激动地心情,我写下这篇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

“今天,成立了!”

随着89年纪录片闪出,不仅宣告着中国这个征战了上千年的东方大国正式成立。

也预示着《天下同心》这部讲述着“中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召开!

作为一部历史纪录片,《天下同心》尽管只有短短的21集,却完整的个讲述了一段真实历史。

并且,与以往的《觉醒年代》《问苍茫》有所不同的是,这部剧更加注重每个角色的个人剧情。

如今,随着大结局的播出,收视率更是稳步上升,一路拿下了全网第2,仅次于《清明上河图密码》。

并且,央视也多次为天下同心发文支持。

更是亲笔为它题诗:“问前路风云莫测,欲携手顾虑重重,排万难不言放弃,共期盼同心同德。”

不得不说,初看这部剧的时候,并没有对它产生多少好奇。

可随着剧情的一步步走向高潮,它给我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内心由内而外不由自处发出的感叹!

繁华盛世,来之不易!

1、第一届政协完美召开,蒋介石与李宗仁恩断义绝首先,作为《天下同心》的最后一集,以毛主席终于开展了“中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为结尾。

在天安门城楼前,全党人士听着周恩来的一声声誓词,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点滴泪光。

而这个大结局,也正好迎合了开头的一幕,毛泽东对周恩来所说的:“这个客该怎么请?”

现在,事情终于解决了,这个客我们可以请了!

随着各党人士在受到邀请之后,纷纷来到人民大会堂,一同见证着中国的诞生。

回想着这个更朝换代了上千年的国家,如今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喊出它的名字,中国,这个只属于老百姓的国家!

不管是工人阶级,还是农民阶级,以至于社会各层次的阶级,在以前这些都足以让毛主席焦头烂额的问题。

如今在这天安门城楼之下,都已经不是无法解决的难题。

因为,中国的未来在今天终于走上正轨了!

而在故事的另一边,蒋介石与李宗仁正在进行着”最后的晚宴“。

此时的两人早已是刀光相见,李宗仁义正言辞的对着蒋介石讲述着他的种种不公。

也表示:自己与他共事,是真的在折自己阳寿!

随着中国共产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举办,“一党专政”的口号响遍全国。

至此,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宣告覆灭,而蒋介石也注定要为这个结果付出自己的代价。

不得不说,很多人都说:乱世出英雄。

人人都希望英雄越多越好,可还有一句话:一山难容二虎。

蒋介石和毛泽东争斗的百年时间,如今终于迎来了结尾。

2、再好的剧本,也不如选好一位主角在《天下同心》中,由佟瑞欣饰演的毛泽东,一开始被网友连连指责是在毁了毛泽东。

可随着剧情一步步引入,不少观众对于他的态度发生了360°的转变!

一开始的厌恶,也变成了如今的喜爱。

在大结局中,他站在全党人士的前面,面对着纪念碑,看着远方的天空,满眼都是对新中国的向往。

并且,佟瑞欣的扮演,也延续了以往影视剧中出现的毛泽东的形象。

和蔼可亲,亲善随和,不管是在讨论如何开展大会,还是在和党内人士沟通,他总是一副老者的形象。

也正因如此,《天下同心》这部剧不仅看着振奋人心,就连看着毛泽东的时候,都给人一种像在看一位老父亲的感觉。

不得不说,佟瑞欣的毛泽东,没有给人一种无法接近的感觉,更多的是一种与常人无异的感觉。

而另一个最让小编眼前一亮的角色,就是马晓伟饰演的演蒋介石。

在历史的记载上,蒋介石一身是胆,不仅精通战略,更是精通时政,可以说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将领。

而作为已经多次塑造蒋介石的马晓伟,这次的饰演更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带出了另一种性格下的“老蒋”。

剧中他完美的再现了蒋介石的老年风姿,尽管面容憔悴,可眼神里依旧满是犀利的目光。

而这对马晓伟来说,只是演出了蒋介石的形,而此时的蒋介石已经到了晚年,奈何胸怀大志,可如今已经是有心无力。

回想当初,从三大战役一直和毛泽东对抗到了新中国建国,我们的蒋老总已经耗费了自己一生的时间。

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心中却满是疲倦,只剩下一口不服在苦苦支撑!

而最后一场对毛人凤歇斯底里发火的戏,更是像一位失败者对老天不公的呐喊。

结尾真没想到,本以为只不过是一部历史纪录片,可却让我看的越来越新朝澎湃。

纵使没有经历过1949年那次天安门前的“宣誓”,可在看到大结局最后的黑白纪录片时,心中也依旧久久难以平复。

看着屏幕中天安门前人山人海的画面,行走在当年死去战士前辈们,一步步走出来的新中国道路上。

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争硝烟,没有割削压迫的年代,这样的历史纪录片,才是给2024年结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再次,我想用网上的一句热评来作为本文的结尾:

刚从的电影院中走出,看着影院外灯火通明的高楼大厦,我才明白,眼前的这般繁荣景象,才是最大的彩蛋!

0 阅读:0

金娱良言呀

简介:望鹌鹚而勿迫,恐鶗鴃之先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