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倩十年后重返武大樱海,曾经那个灵动的校花回来了,如今已褪去青涩

乘风破浪的麻将 2025-03-27 14:20:11

春日的武汉大学樱花大道上,三十三岁的吴倩提着香槟色缎面裙摆小跑而过,发梢沾着飘落的染井吉野樱花瓣,这个画面被摄影师定格为热搜头条。

距离她凭借《何以笙箫默》中少年赵默笙一角爆红已过去整整十年,此刻站在梅园操场的她,黑色双肩包随意搁在老图书馆台阶旁,腕间梵克雅宝四叶草手链折射着晨光,仿佛时光从未流逝,却又处处暗藏蜕变密码。

在万林艺术博物馆天台取景时,提前清场的拍摄现场仍被闻讯赶来的学生围得水泄不通。

有举着单反相机的男生被保安拦下时急得大喊:“学姐,我是你直系学弟!”

这般热烈场面,连十年前《何以笙箫默》剧组来校取景时都未曾出现。

文学院研二学生小林举着手机记录现场时感慨:“当年剧组借用教五楼拍法庭戏,现在倩姐回来就像自家闺女省亲。”

此次拍摄特别选在工作日上午十点,这个本该是学生上课的时间段,教学楼窗户仍探出十几部正在录像的手机。

吴倩对此报以理解的笑容,在转场间隙主动走向围观人群,接过学妹递来的热干面纸碗道具,即兴还原了经典校园剧《冰糖炖雪梨》中啃早餐的俏皮模样。

现场有眼尖的校友发现,她左手无名指上已不见婚戒,取而代之的是腕间象征幸运的四叶草图腾——从清纯校花到轻熟女星的蜕变,全藏在这些欲说还休的细节里。

在楚风樱海生态园取景时,吴倩特意换上十年前的同款白衬衫牛仔裤。

摄影师要求她做出仰望樱花的姿势,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却令团队反复调整二十余次。

原来中樱盛放期的光线转瞬即逝,为捕捉花瓣恰好飘落锁骨的特写,需要精确计算每秒五米的风速与花雨密度。

当那张被夕阳镀上金边的侧颜照最终生成时,数码师惊讶发现与2015年她在同一位置拍摄的游客照相比,胶原蛋白未减半分,眼里却沉淀出《去有风的地方》里许红豆式的通透。

转场至樱顶老斋舍时,道具组准备的法学教材意外引发趣事。

随手翻开《国际私法》课本的吴倩,竟能准确指出某页脚注的更新版本,原来她至今保持着每月研读法学期刊的习惯。

“拍《黑色灯塔》时啃下的法律知识,现在倒成了同学会时的谈资。”

她笑着将课本递给真正的法学院学生时,指尖掠过书页的熟稔姿态,让人恍惚看见当年那个蹭法学课程的话剧社骨干。

此次拍摄最动人的场景发生在未公开的废弃排练厅。

当吴倩推开尘封的木门,2012级表演系毕业大戏《暗恋桃花源》的布景残片赫然入目。

抚摸着道具树上自己刻的“云之凡”三字,她即兴清唱起剧中经典唱段,声线里的颤抖不知是灰尘过敏还是情绪使然。

这个未被收录进正片的片段,后来被现场工作人员形容为“整场拍摄最昂贵的奢侈品”——毕竟在娱乐圈沉浮十年后,还能随时调取学生时代的纯粹情感,本就是稀缺品。

从梅园小操场到宋卿体育馆的八百米林荫道,吴倩拒绝了代步车坚持步行。

这个习惯源自十年前赶课养成的生物钟,当年需要七分钟完成的路径,如今她踩着五厘米高跟鞋用了九分半。

正是这多出来的150秒,让她能驻足抚摸每棵增生的樱花树瘤,细数教四楼新装的电梯按钮,甚至准确报出桂园食堂新增的第三个酸菜鱼窗口——这些藏在光阴褶皱里的校园进化论,比任何剧本都更令她着迷。

当最后一套造型的拍摄在奥场拱门下收工时,吴倩突然小跑着穿越半个操场,只为触碰那棵见证过自己三次重要时刻的垂枝樱。

2013年在这里领取国家奖学金,2015年带着首部电视剧海报回校展示,2025年握着白玉兰奖杯来拍杂志封面,年轮里的十二道春痕默默记录着从表演系学霸到实力派演员的进阶之路。

场务收拾器材时注意到,她在树根处埋了张字条,墨迹在樱花香氛纸笺上洇开成诗:“二十八岁的许红豆教会三十二岁的吴倩,如何与十八岁的自己重逢。”

夜幕降临时,全程跟拍的纪录片导演捕捉到意外画面:完成所有工作的吴倩独自返回老图书馆台阶,打开手机电筒照着斑驳的墙面。

光影交错间,2015年某位毕业生刻下的“表演系永不散场”隐约浮现,她将掌心覆于其上良久,直到巡楼保安的脚步声临近才匆匆离去。

这个发生在官方通告外的隐秘时刻,恰似武大樱海里的中樱与晚樱——前者在镜头前盛大绽放,后者于寂静处暗自酝酿,共同构成完整的花期叙事。

3 阅读:1735

评论列表

萧峰

萧峰

2
2025-03-28 08:01

她自从离婚后,发展的越来越好了

小白

小白

1
2025-03-28 12:50

有没有碰到雷总

乘风破浪的麻将

乘风破浪的麻将

乘风破浪的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