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在重庆博物馆门口的小小闹剧,引发了一场文化身份的大讨论。一对女生身着类似日本和服的衣物,一个男子头缠白布,行走在中国的大地上,却遭致围观、质疑,甚至是怒骂。这样的场景让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衣服不做罪,罪由心生。”我就想问问那些愤愤不平的人们,衣服穿在身,难道就能决定一个人的民族立场吗?
首先,我得说,这位穿和服的姑娘,你倒是大胆,也真会挑地方。“重庆”二字,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名字,它是民族抗战的象征,是不屈不挠的精神的代表。在这样的地方穿上和服,不是找抽是什么?可这又能怪谁呢?怪这些年的文化渗透太猖狂?还是怪我们自己,看动画、追偶像到迷失方向?
“醉了!”,看这位缠着白布的小伙子,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你这是要演绎现代版的“大义凛然”吗?还是在模仿某个抗日剧里的日本兵?我告诉你,你的这个装束,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可不是什么时尚,而是一种讽刺。你缠着的不是白布,你缠着的是历史的伤疤!
这场闹剧,让不少网友开始叫嚣起来,“违法吗?”他们问。我倒要问问,穿衣服也能违法了?我看这不是法律问题,这是文化自信的问题。你自个儿在家里穿什么,那是你的自由,但在大庭广众之下,你得考虑一下这背后代表的是什么。
有人说,重庆被日本文化渗透的不轻。我倒觉得,不仅是重庆,整个国家都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中山装演变而来”的西服穿在身,难道我们就全变成英国佬了?可笑!可笑!
“来自日本的网友急了”,说我们这些打着中文键的人,忘了先辈们的付出。我想说,我们没忘,只是我们知道,恨一个民族的同时,也不能盲目地否定它的一切。动画做得好,我们就学习;和服设计得美,我们就欣赏。能做到这样,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和包容。
中日友好学校,这名字确实让人有些别扭,但难道因此就否定两国间的交流与学习?那些叫好的规定,要治理大街上“招摇过市”的和服,我只想说,文化的交流从来都是双向的。今天你拒绝和服,明天是不是也要拒绝披萨和汉堡呢?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给这场闹剧画上句号:“衣服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它不应当成为判定一个人国籍或者立场的标准。”我们应当更加宽容和理智地去看待这类事件,否则,我们只能在文化的交流中越走越窄,最终自己绑上了看不见的枷锁。
不要忘了,真正的强大,是来自于内心的强大和对外界的包容。当我们能自信地欣赏别国文化的同时,还能骄傲地展示我们自己的,那一天,我们才能说,我们真正地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