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快评|河北常住人口变为“净流入”,是拐点也是新起点

纵览新闻 2025-02-05 19:50:57

纵览新闻首席评论员 任凯

2025年开工伊始,传来一个好消息。据河北日报报道,来自河北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末,河北全省常住人口由长期净流出转变为净流入2万人。2万人,从数量来说,规模并不算大,但这个变化却折射了河北经济发展向好、产业向新、环境变好、政策有力,也说明了外界对河北的预期发生了变化。

人口流动是地方发展的“晴雨表”。人因事而聚,城因人而兴。从这次公布的数据看,2024年河北有7个地区人口净流入,雄安新区占31.1%,石家庄占20.6%,唐山占20.4%。亿元补贴、“特岗特薪”、奖励住房、优先入编……2023年雄安新区“雄才十六条”一发布,迅速引发社会关注。“雄才十六条”,条条都“硬核”,从拿出真金白银招才引智,到塑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城市品格,再到承诺对优秀人才支持政策“上不封顶”。

雄安新区一家咖啡馆内张贴的《雄才十六条》。新华社记者牟宇 摄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影响全局,继“雄才十六条”,保定、唐山、邯郸相继推出引才新政,让人才看到政策里的真情实意,看到河北对人才的诚意满满。

人口“回流”并非一日之功,不是简单增加就业岗位、涨点工资、改进服务就能实现的。最根本的,是让一个具体的人,看到一地的发展前景,对未来的工作生活有希望、有信心。把人引进来并不难,难的是把人留下来。

围绕主导产业,河北完善支持政策,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为各类人才施展才能提供舞台和空间。如果说向上向新的产业生态是就业稳定器、岗位创造源,为人口净流入提供硬支撑,那么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则是市场活力泵、企业助推器,为人口净流入提供软环境。

河北多地行政审批大厅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让企业从“多次跑”到“一次办”;通过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从过去反复跑,到现在一部手机、一键办理,一趟也不用跑。启动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招投标“双盲”评审改革、16项“小切口”营商环境改革等,用改革小切口促进营商环境大提升。在河北,这些看得见、摸得着、可感受的具体举措,提振企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也温暖了那些干事创业者的心。

常住人口数据是一个基础资料,是研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从常住人口长期净流出转变为净流入,对河北来说,是具有“拐点”意义的历史时刻,预示着河北的人口吸引力和发展活力日趋显著。但也要看到,河北与全国不少省份一样,也面临着区域差异较大、生育率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等挑战,部分城市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口流失现象。

“拐点”代表着某种趋势性,但“拐点”不是终点,而应该是河北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只有紧紧抓住“人才”这个关键要素,延揽人才、尊重人才、爱惜人才,落实各项奖补,及时兑现承诺,在住房安居、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才能以可感的河北温度,让更多人在河北人安身、安心、安业。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