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长期的996、熬夜以及久坐,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患上了“慢性病”。就比如甲状腺结节、肩周炎、胆囊炎、慢性胃炎等等,不知不觉就都来了,而慢性病,渐渐也成为了年轻人生活中的一根棘刺,如影随形......
作为研究衰老和长寿的科技工作者,对“年轻人都是慢慢有病的”这句话很有感触。由于经常和医院打交道(主要是涉及到采样),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好端端的怎么忽然就病了”,其实对于这个,我真的想说,很多病,都不是忽然发病的,而是很早之前都有征兆了,只是没被重视,最后不断的恶化,直到形成严重的病症。今天就给大家聊聊年轻人“慢性病”这个事。
01,大部分病都是慢慢得的
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疾病,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等慢病,甚至包括癌症,都不是短期内形成的。比如糖尿病,对于成人来说,常见的是二型糖尿病,这种病的病因是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所致。然而,二型糖尿病并不是一个忽然的过程,而是逐步形成的,其主要致病因素过多摄入高热量饮食、肥胖,以及缺乏运动。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形,很多人不加注意,最终不断积累损伤,直到胰岛素无法应对体内得代谢,于是就发病了。
而近些年,很多慢病有低龄化的趋势,还用上面提到的二型糖尿病为例,这种病又被称为成年型糖尿病,一方面是因为这种病和那种天生胰岛素障碍的一型糖尿病不一样,另一方面就是这种病发病一般在35-40岁以后,因此被叫做成年糖尿病。但是近些年来,2型糖尿病近年来有年轻化、低龄化、几何级化发展的趋势,其发病年龄越来越低,患病群体开始朝着年轻群体发展。
(Montefiore Medical Center糖尿病调查,现实二型糖尿病发病率总体增加)[1]
究其原因,一个重要因素是饮食结构的变化。近些年来,随着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我们的食物不再像历史上那样短缺,而各种高营养的食物频繁成为很多人的主食,于是就导致共同导致了我们今天的膳食结构反而很多时候不大合理。
再加上很多人年轻人缺少运动、爱熬夜、办公室久坐、饮食不注重健康,于是就是摄入越来越多,消耗却不升反降,最后就是高脂高糖食物过多摄入,导致机体营养过剩。而我们体内的胰岛素等还没有进化适应当前的饮食变化,于是就出现了二型糖尿病。类似的情形在许多慢病中都一样存在,可以说很多人年纪轻轻就“慢病缠身”
那么我们是否对此一无所知呢?答案是否定的。
02,值得关注的体检和亚健康
其实就像上面说的,很多病,并非没有特征的,我们每年体检的时候,都会看到各种体检指标,很多人对此都不怎么看重。只有那些被标明异常值的才会偶尔留意下,比如体检中常见的尿酸高、轻微脂肪肝之类的,都是慢病征兆,比如脂肪肝,最早是轻微的,医生往往建议调整饮食多加运动,不过很多人都觉得轻微的无需手术,所以直接就忽略了。或者觉得自己年轻,能够扛过去,但是这种情况如果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就会形成重度脂肪肝,进一步就是肝硬化了,而这个时候,可能普通手术都不管用了。
再比如那些看起来正常的指标,也不能忽视。这些指标可不简单,很多指标都是我们身体状况的反应。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个指标是在某一个正常范围内,就觉得万事大吉了。但是忽略了纵向的变化,其实很多指征是一个纵向变化过程,预示了身体状况的变化。以体检中的常见指标总胆固醇为例,这个是血脂指标,也是很多慢病的指征之一。正常范围是2.33-5.18mmol/L,如果你的指标连续几年虽然在正常范围,但是呈现了逐步升高的趋势,那么你就要警惕了,这意味着,虽然你可能没表现出任何症状,但是总胆固醇其实在逐步升高过程,这更深刻反映了机体的持续性变化。所以保留好体检报告,然后留意这个动态变化。,如果继续发展下去,那么接下来可能就要突破上限了,最后会引发慢病发生。
03,慢病之难
很多情况下,慢病的发展是逐步的,但确实也给很多人带来了许多不便,当慢病来袭,药物就成了常规消耗。
常言病去如抽丝,对于慢病来说,来的时候慢慢积累,去的时候更是艰难,甚至光是维持都难。于是不少慢病成了常年药罐子。在我们采样过程中就遇到大量这种情况,比如曾经做的一个关于糖尿病采样中,遇到了许多这种情况,这些人不少在35-45岁之间,可以说处于奋斗期,这个时候也是大家常说的中年危机时候,上有老下有下,中间还有房贷、车贷,如此沉重的经济负担,会让很多家庭因此而陷入困境。而糖尿病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不适,还需要天天吃药,而且药物往往也不低廉,这更给个人经济和家庭经济状况带来了影响。
所以,对很多年轻人而言,体检都成了一场无情的审判,往日里自己埋下的不健康的“种子”,在平日里渐渐发芽,等到体检过后都暴露无遗。生病不光让自己曾经自己努力工作赚来的积蓄打了水漂,还让身体也承受了相当的痛苦,尤其是像慢病这种长期消耗性的疾病,更是沉重的经济负担。尽管目前已经有慢病医保了,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如果还没有进入慢病阶段,还是应该及时地调整个人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多运动,健健康康的活到老,这样才是最好的方式。
1 Grinstein, G., Muzumdar, R., Aponte, L., Vuguin, P., Saenger, P., & DiMartino-Nardi, J. (2003). Presentation and 5-Year Follow-Up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African-American and Caribbean-Hispanic Adolescents. Hormone Research in Paediatrics, 60(3), 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