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妇救助毒蛇倾家荡产,蛇恩将仇报不肯走,蛇为何不愿离开?

凡观纪事 2024-12-05 17:33:50

前言

“蛇精”,这是吉林叶赫镇小山村村民们私下里对王桂珍的称呼。在这个民风淳朴,甚至有些保守的地方,王桂珍的行为无疑是离经叛道的,甚至有些惊悚。

试想一下,一个年过半百的农村妇女,成天与一群冰冷滑腻的毒蛇为伍,任谁都会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毛骨悚然。

农妇与蛇的缘分

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1995年,彼时王桂珍和丈夫黄长江还只是村里一对再普通不过的农民夫妻,女儿乖巧懂事,一家三口的日子虽然清贫,但也算得上平静安稳。

那天,王桂珍像往常一样去田间劳作,却意外撞见一群村民围攻一条受伤的毒蛇。那条蛇体型硕大,足有一米多长,村民们害怕被咬,不敢近身,只能远远地用石头和木棍攻击。王桂珍天生善良,看不得生灵受苦,便上前劝阻,希望能救下这条蛇。

村民们起初并不理会,认为王桂珍妇人之仁,甚至有人嘲笑她“多管闲事”。但王桂珍态度坚决,最终自掏腰包,用20块钱从村民手中买下了这条奄奄一息的毒蛇。

王桂珍把毒蛇带回家悉心照料,每日为它清理伤口、喂食,仿佛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在她的精心呵护下,毒蛇的伤势逐渐好转,身体也日渐强壮。

王桂珍的“善举”在家里掀起了惊涛骇浪。丈夫黄长江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认为王桂珍的行为无异于“引狼入室”,坚决反对她将毒蛇留在家里。女儿也被吓得不轻,整日提心吊胆,生怕毒蛇会突然攻击他们。

面对家人的质疑和恐惧,王桂珍并没有退缩。在她看来,这条蛇是因她而获救,她有责任照顾它直至痊愈。她不断向家人解释毒蛇的习性,试图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

“这条蛇很温顺,只要不去招惹它,就不会主动攻击人。”王桂珍一遍遍地重复着这句话,试图说服家人,也仿佛是在说服自己。

黄长江和女儿的恐惧并非毫无缘由。蛇毕竟是冷血动物,其天性难以捉摸,谁也不能保证它不会突然发难。

“万一哪天它突然咬了你怎么办?你让我们怎么办?”黄长江怒火中烧,他无法理解妻子的行为,更无法接受与一条毒蛇朝夕相处。

女儿更是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每当听到毒蛇爬行的声音,都会吓得瑟瑟发抖。

王桂珍夹在家人和毒蛇之间,左右为难。她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和女儿,也不愿看到他们整日生活在恐惧之中。但她又不忍心将这条被她救下的毒蛇再次抛弃。

最终,王桂珍和丈夫达成协议:等毒蛇伤势痊愈后,就将它放归山林。

令王桂珍和黄长江都始料未及的是,这条毒蛇似乎对王桂珍产生了某种特殊的感情。每次放生后,它都会想方设法地回到王桂珍身边,仿佛认定了她就是自己的主人。

接二连三的“放生-回家”事件,让王桂珍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这条毒蛇与她之间存在着某种奇妙的缘分,她要继续照顾它。

因蛇而起的风波

王桂珍的坚持却将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推向了崩溃的边缘。黄长江无法忍受妻子对毒蛇的“痴迷”,他无法理解王桂珍为何对一条冷血动物如此上心,甚至不惜牺牲家庭的和睦。

“你到底要蛇还是要这个家?”黄长江忍无可忍,他无法接受妻子将一条毒蛇看得比家人还重要。

女儿也因为害怕毒蛇,不敢回家,只能寄宿在亲戚家。

面对丈夫的最后通牒和女儿的疏远,王桂珍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她并非不顾家,只是在她心中,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承诺的坚守,同样重要。

“我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也不能抛弃它。”王桂珍最终做出了选择,她选择了继续照顾这条毒蛇,即使这意味着要失去家庭。

就这样,王桂珍和毒蛇的故事,在小山村里传开了,人们议论纷纷,对她指指点点。

有人说她疯了,竟然和一条毒蛇生活在一起;有人说她被蛇精迷惑了心智,迟早会遭到报应;还有人说她是菩萨心肠,连毒蛇都不忍心伤害……

面对外界的非议和家人的不解,王桂珍选择了沉默。她默默地承受着一切,继续着与毒蛇相依为命的生活。

自然的回响:当生态失衡的警钟敲响

王桂珍与毒蛇的故事,在村子里流传开来,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人敬佩她的勇气和善心,更多的人则是不理解,甚至带着几分恐惧和排斥。

“王桂珍养毒蛇,也不怕哪天被咬死!”“蛇是冷血动物,怎么能和人和平共处?”

村民们的议论,王桂珍不是没有听到过,但她并不在意。她深知自己行为的争议性,但她更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桂珍家里的毒蛇越来越多。原来,自从村民们知道王桂珍会救治毒蛇后,便纷纷将捕捉到的毒蛇送到她家,希望能换取一些钱财。

王桂珍来者不拒,她将这些毒蛇悉心照料,待它们伤势痊愈后,再将它们放归山林。

然而,王桂珍渐渐发现,村子里的蛇越来越少,而老鼠却越来越多。田里的庄稼经常被老鼠啃食,村民们损失惨重,却束手无策。

“蛇少了,老鼠自然就多了。”王桂珍意识到,村民们为了眼前的利益,大肆捕捉毒蛇,已经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了鼠患的发生。

“毒蛇虽然可怕,但它们是老鼠的天敌,可以帮助我们保护庄稼。”王桂珍开始意识到,自己养蛇的行为,不仅仅是出于个人情感,更关系到整个村庄的生态安全。

为了改变村民们的观念,王桂珍开始主动向他们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以及维护生态平衡的必要性。

她挨家挨户地走访,苦口婆心地劝说村民们不要再捕捉毒蛇,并向他们讲解毒蛇的习性和防范措施,消除他们对毒蛇的恐惧心理。

“蛇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只要我们不去伤害它们,它们也不会主动攻击我们。”王桂珍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村民们证明,人与毒蛇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起初,村民们对王桂珍的话并不以为然,他们认为王桂珍是被毒蛇迷惑了心智,才会说出这种“荒唐”的话。

但王桂珍并没有放弃,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她经常带着毒蛇到田间地头,向村民们展示如何与毒蛇和平相处,如何利用毒蛇防治鼠患。

王桂珍的行为,渐渐改变了村民们的看法。他们开始意识到,毒蛇并非洪水猛兽,而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保护毒蛇的行动中来,他们不再捕捉毒蛇,而是选择与之和平共处。

村子里的老鼠数量逐渐减少,庄稼也得到了保障。村民们终于明白,王桂珍当初的选择并非“愚蠢”,而是真正的智慧。

结语

王桂珍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她用自己的行动,唤醒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态文明课。

在王桂珍与毒蛇的相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尊严。王桂珍对毒蛇的爱护,超越了物种的界限,展现了人类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

王桂珍的故事提醒我们,人类并非自然的征服者,而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

( 信息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年4月13日 —— 吉林农妇当“蛇妈妈” 与蛇母女相称 )

0 阅读:8
凡观纪事

凡观纪事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