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解析

杨章林文化 2024-04-14 02:23:08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内容分析:“道”,既是这篇文章的第一个字,也是这部经典开篇的第一个字。毫无疑问,这个道字是解读翻译这篇文章,甚至是这部著作的重点之一。要打开《道德经》的大门,就必须首先得找到并用好这把钥匙。 通过长期以来的研读,可以肯定,“道”就是一个多义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是不一样的。离开这一认知的所有解读翻译都是不靠谱的。 在老子之前,这个所谓的“道”就已经存在了,人们都普遍认为,“道”是神秘莫测的,是不可言说的,是可以用来愚弄百姓的,老子对这些观点是持否定态度的。有疑问?不要紧!可以让老子的文章来解怀释疑。 答案就在下面的两篇文章中。 “古之善为道者······”。这句话分别出现在《道德经》第十五章和六十五章开篇,由此可以断言,在老子之前,这个“道”就已经存在了。是什么样的一种存在呢?我们大家一起去探个究竟。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古代那些自认为对“道”很有研究的人,总认为“道”很微妙难以弄懂,深奥而不可言说,不可能被人们认识。 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过去那些自以为很懂道的人,不是开启民智,而是愚弄百姓。 通过这两句话的翻译,应该不难看出,智者老子对神秘莫测、不可言说,愚弄百姓的“道者”是持否定态度的。 这样一来,上面的“道可道,非常道”就都有了着落:“道”都是可以表述清楚的,而且,意思不是一成不变的。 老子之所以开篇强调“道,可道”,是因为过去的人们说“道,不可道”。 老子为什么要说“名可名,非常名”? 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现在的所有名字,都是人们给取的,不是原来就有的。 老子为什么要提这么简单的问题呢?我们不妨站在老子的角度思考一下。谁的名字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什么样的名字都是人给的,“道”自然也不例外。之所以提“名可名,非常名”,是用简单喻复杂,从而证明“道”并不神秘,是可以表述清楚的。 有了上面的分析,这篇文章的翻译就容易了许多。 3、“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万物刚出现的时候,是没有名字的;它们之所以有了名字,是人类像母亲一样给取的。 4、“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因此,物质刚产生的时候是没有思维的,经过漫长而细微的变化,生命出现了,才有了思维,思维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5、“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物质和思维都是发展变化的结果,只是名称不同罢了,道理是一样的。 6、“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这里边的道道实在太深奥了,但是,所有奥妙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译后小议: 这一章,老子用了最朴素的思维告诉我们,道不是一成不变,万物的名字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个世界最先出现的是无生命的物质,紧接着有思维的生命出现了。道理太深奥了,但是,所有奥妙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0 阅读:0

杨章林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