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艘名叫哈里·杜鲁门号的尼米兹航母,竟然和一艘5.3万吨排水量的土耳其商船相撞,二者的体型撞了个旗鼓相当。
美国航母洋相频出,这件事情一经发现立刻被推上热搜。
美国迅速对外表示这是一场技术性失误,但是事情真的有这么简单?撞了居然还没法维修?
一、撞船透露出的军力衰退通常来讲,一片汪洋大海上即便是一艘10万吨级的航母,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尤其是在现代战舰的生产中普遍存在雷达设施,这使得战舰相撞几乎成为不可能。
现在各国海军的建设,大多数时候只有水下潜艇具有小概率的相撞事件。
按道理讲,航母应该是本国的集大成之作,无论是雷达飞机还是战舰导弹,都应该是全国顶配。
而这一次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竟然在等待通过运河时被商船刺入,这就说明了美国海军的建设是存在漏洞的。
以美国过去积攒的技术手段来看,技术性漏洞的可能性几乎为0,那就只能是人的因素。
美国海军将之归咎为值班人员的错误,但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美国在全世界拥有200多个海外基地,其世界警察的角色在国家强盛时,尚且勉强维持。
如今美国内部贪腐成风,海军所留下的财力早已不足以支持海军装备的维修和更新换代。
所以美国为了维持住世界霸主的面子,只能是命令现存的海军超龄服役、过度服役,压榨舰艇剩余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舰艇的工作人员就面临着常态化部署下的疲惫,而此前这艘航母已经执行了长达50多天的作战任务。
其次美国海军内部的军事体系存在问题,军事官兵从战场撤退之后,对于战争的敏感程度大幅下降,最直接的就是心理松散。
从这一次两船相撞,却无预警可知,美国航母在事件前后根本没有开启ais系统,这成为了夜间航行碰撞的直接因素。
最后,美国科技高度集成化,使得海上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自动化系统,无论是舰长还是船员,缺乏敏锐的嗅觉。
试想这样一支部队到了战场上,又能发挥出怎样的战斗力?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强盛和衰落的时候,强盛如美国也不意外。
回顾过去的一段时间,美国竟然在半个月内连续发生4次重大事故,涉及战斗机民航等方面。
再回想起美国此前爆料的购买一袋螺丝竟然数百美元,一辆小推车竟然十几万美元,足见美军贪腐成风。
美军人员素质下降显而易见,但再先进的武器也都是由人来操作的,然而如今美国却面临着征兵的危机。
根据数据,2024年美国海军新兵竟然有40%的缺口,以至于一线部队不得不带病提拔,降低体能标准录取。
与此同时,许多黑帮也进入了美国的军队当中,这使得美国军风一方面出现问题,一方面这些军人在战场上的忠诚度也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近几年美国总是希望通过俄乌冲突,来吸引原欧洲的工业流入美国,重振美国工业,这一点从波音飞机多次出事故就能看出来。
其实美国的重工业方面早已经空心化,当下的美国为何在军力上疲态频繁,就是因为其工业水平已经无力支持美国的军队更新换代。
如今的美军看似依旧张牙舞爪,但细心的人都可以发现,美军与10年前相比几乎没有太大变化。
这是因为美国造船工业早已名不符实。
就是说此次撞船的杜鲁门号,即便能够顺利的返回美国本土,但何时能够完成维修,则是遥遥无期。
西海岸可以维修的造船厂,如今竟然需要依赖潮汐才能开入船只,而东海岸的造船厂还停放着另一艘斯坦尼斯号等待大修。
如今的军事力量,其实就是两国之间工业化的比拼。
美国自从冷战之后,为了降低本国开支同时提高收入,于是推动了自己的产业空心化,主动地将造成影响的重工业推向亚洲和欧洲。最终催生出了中韩等造船大国。
如今美国终于反应过来,但是想重振造船工业非一朝一夕。
美国高喊工业回流已经数年,但是美国如今海军舰艇的造船工业能力,依旧停留在年核潜艇产量1.2艘的层次,舰艇产能屡破新低。
造船工业的糟糕,导致美国大批海军舰艇等待维修和更换,据统计,如今美国70%的舰艇都超龄服役。
这些舰艇能够在战场中发挥的实力十分有限,如今他们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维持住美国海军体面上的光鲜。
如今的美国海军,空有一支庞大的舰队无法发挥实力,武器系统是否能够使用要画一个问号。
早期型号的阿利伯克驱逐舰锈蚀严重,远洋能力是否留存尚未可知。
他们更像是一个大胖子,看起来张牙舞爪,威慑力十足,实际上不过是外强中干,由此看来,这次撞船事故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曾经的美国因为工业登上世界霸主之位,如今的美国却又因为工业而坐看自己崩溃,真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如今的美国是世界各国最典型的反面例子,美国所犯过的错误,将成为其他国家尤为注意的方面。
如今美国越来越多的低级错误,使得他在海湾战争时期树立出的无敌金身,有了隐隐崩溃之势。
当下世界各国无一国拥有短时间内替代的能力,可想而知在未来,必然会因为新的秩序树立,而引发一轮新的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