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必驰向江苏证监局提交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证监会IPO辅导公示系统显示,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思必驰)向江苏证监局提交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思必驰是一家提供人机对话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专注于智能语音语言技术的底层研发、产品应用的设计开发与销售。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对话式人机交互中台和人工智能语音芯片,提供软硬件结合的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服务。
思必驰曾于2022年7月申报科创板IPO,时任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2023年5月,上交所上市委审议会议否决了思必驰的发行上市申请,被否原因为“公司的信息披露未能充分说明未来四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的预测合理性,未能充分揭示上市前净资产为负的风险”。
据悉,上市审核委员会会议现场问询思必驰的主要问题有两个:
一、结合核心业务的市场竞争格局、核心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布局、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体现、核心技术与主要产品的升级迭代周期和研发储备等,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说明公司核心技术的硬科技属性、差异化竞争的有效性。
二、结合行业竞争格局、龙头企业近三年经营情况,进一步说明公司预测未来四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的合理性和审慎性;以及同时结合公司报告期持续亏损、净资产大幅下降等情况,说明公司经营能力的可持续性。
思必驰相关业绩思必驰的营收主要来源于智能人机交互软件产品、软硬一体化人工智能产品、对话式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三大板块。公司客户也基本来自于智能家电、智能汽车、消费电子等物联网领域。
根据上次申报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思必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37亿元、3.07亿元和4.2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80亿元、-2.98亿元和-2.64亿元,尚未实现盈利。同期的研发投入分别为2.04亿、2.87亿、3.13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6.26%、93.25%、74.04%

股权结构上,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高始兴和俞凯,两人合计控制公司约34%的股份。高始兴2006年开始筹备并创立思必驰,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俞凯自2007年11月加入公司,现任公司董事、首席科学家。

在融资情况方面,思必驰完成了八轮融资,按照2022年冲刺科创板IPO时,思必驰拟发行不超过4001万股,募资10.33亿元测算,思必驰发行市值为103亿元。据2024胡润中国独角兽榜单,思必驰估值为100亿。
2012年完成A轮融资,金额为数千万元,投资方为荷塘创投、联想之星;2014年完成B轮融资,金额为1亿元,投资方为DCM中国;2016年完成C轮融资,金额为3亿元,投资方为元璟资本;2018年完成D轮融资,金额为5亿元,投资方为元禾控股、中国民生投资集团领投,深创投、富士康、联发科等跟投;2020年完成E轮融资,金额为4.1亿元,投资方为和利资本领投,北汽产投、中信金石等跟投;2021年完成Pre-IPO 轮融资,金额为数亿元,投资方为珠海大横琴、美的资本、中信证券等;2024年1月获国资基金及产投机构2亿元人民币投资;2025 年1月完成 5 亿元人民币融资,由知名产业基金、国资平台、私募基金共同参与思必驰芯片业务进展思必驰的芯片业务已从早期的语音专用芯片升级为支持多模态交互的SoC主控芯片,并在汽车、IoT 等领域实现规模化落地。
2019年,思必驰发布了首款语音专用AI芯片TH1520,采用双DSP架构,支持离线语音交互,唤醒功耗低至毫瓦级,已应用于美的、海信等智能家电及盯盯拍行车记录仪;2021年,发布SoC主控芯片TH2608,集成 Cortex-M CPU、NPU 及六路麦克风阵列,支持多模态交互,功耗进一步优化,适配全屋智能、车载等场景。2025年,思必驰旗下的芯片设计企业深聪智能完成A轮融资后,计划推出支持跨模态交互的新一代芯片,聚焦车规级和工业级场景。值得一提的是,深聪智能是中国首家获得亚马逊Alexa认证的语音芯片企业,通过了微软的Teams认证测试。
在性能方面,通过自研AI指令集优化,TH1520对语音算法的处理效率较通用芯片提升10倍以上;而TH2608 NPU支持INT8/4/1数据格式,能效比提升百倍,可部署复杂神经网络。
据悉,思必驰连续两年自研AI芯片年均出货量均超过2000万颗,仅2024年,新增IoT类设备就达到了1.6亿台。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想要获取半导体产业的前沿洞见、技术速递、趋势解析,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