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简介(中)

泠泠泠七 2023-10-04 10:21:37

接(上)

陶文铨院士(2005年当选)

陶文铨,1939年3月生于浙江绍兴,工程热物理学家、数值传热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交利物浦大学校长。

1962年陶文铨从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1966年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机械系传热实验室进修;1988年编著的《数值传热学》出版;1996年陶文铨出任教育部热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2002年编著的《计算传热学的近代进展》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3年获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4年主持的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出任西交利物浦大学校长,同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10月成立了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教育基金 [5] ;2014年获得了西安交通大学首届教学终身成就奖。2019年8月,被评为2019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陶文铨长期从事传热学及其数值模拟方法与工程应用的教学与研究,推动与促进了中国计算传热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了分析对流项离散格式稳定性的符号不变原理与处理不规则区域的组合网格思想;提出了绝对稳定的对流项离散新格式和处理不可压缩流场速度与压力耦合关系的全隐算法,提高了计算精度和收敛速度;在强化传热方面,提出与研制了多项高效强化传热新技术。出版专著与教材13部,发表科研论文400余篇,专利10项。

贺林院士(2005年当选)

贺林,男,1953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市,遗传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贺林于1981年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医学院),1986年于南京铁道医学院获硕士学位,1991年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获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6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室主任,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0年任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2012年任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201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贺林主要从事基因转录调控的表观遗传机制及性激素相关妇科肿瘤分子机理的研究。提出、验证并从分子机理上诠释了雌激素受体转录起始复合体在靶基因启动子上循环反复结合的假说以及雌激素受体所介导的基因转录具有“双相性”和“两维性”的特点,为基因转录调控的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揭示了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三苯氧胺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机理,克隆了多个肿瘤相关基因,为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发展作出了贡献;揭示了组蛋白修饰在染色质重塑中协调作用的机理,对认识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机制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意义;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哺乳动物细胞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为研究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杨焕明院士(2007年当选)

杨焕明,1952年10月出生于浙江乐清,基因组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非洲科学院院士、印度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华大基因理事长、华大基因学院院长[1] 、东南大学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

杨焕明和他的团队为“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 “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国际癌症基因组计划”等国际合作的基因组计划,以及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人类泛基因组学、古人类基因组、肠道Meta基因组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联合创始人,创建了华大基因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1978年杨焕明毕业于杭州大学;1982年获得南京铁道医学院硕士学位;1988年获得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法国、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回到中国,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工作,回国后致力于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2年被《科学美国人》评为年度科研领袖人物;2003年出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2006年当选为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成员;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获得人类基因组组织越科学成就奖;201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7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杨焕明一直从事基因组科学的研究,领导华大中心经过艰苦的拼搏,在世界上首次利用全基因组“霰弹法”策略对大型植物基因组进行测序,独立完成了超级杂交水稻父本籼稻“9311”基因组(大小约为4.6亿个碱基对)的“工作框架图”。该项目的完成,建立和完善了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多个技术平台,其水平与发达国家齐步,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个具有全面测定和分析大型全基因组能力的国家,而且从无到有地开发了重复序列识别及注释系统,并率先公布了数据库,促进了“国际联盟”的工作进程,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杨焕明及其团队所承担的人类基因组、水稻基因组以及家猪、家鸡、家蚕基因组等重大项目使中国的基因组研究得以跻身于世界前沿。杨焕明还特别关注基因组研究的社会影响和基因知识的普及。

王锡凡院士(2009年当选)

王锡凡,1936年5月出生于安徽凤阳,电力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系统研究所所长 。

王锡凡于1957年从交通大学(西安)电机系 毕业后留校任教;1981年应邀到美国康奈尔大学作访问科学家两年;1986年晋升教授;1991年至1993年应邀到日本九州工业大学为客员教授;2008年当选为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锡凡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可靠性、电力系统分析和新型输电方式等。创立了复杂故障的综合阻抗矩阵理论,发展了电力网络线性方程的稀疏矩阵算法,建立了大型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模型,为计算机在中国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推广做出了奠基性工作。在电力系统规划和可靠性评估研究中,提出了等效电量函数理论和状态空间分析中的“增量频率”概念,以及可靠性分析中元件串并联递归卷积公式;开发了多个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评估软件。1994年,王锡凡首次在国际上公开提出一种全新的输电方式——分频输电。2005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分频输电实验装置,并在世界上首次完成分频输电实验。

周卫健院士(2009年当选)

周卫健,女,1953年3月23日出生于贵州贵阳,河南南乐人,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所长。 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科技部、中科院、教育部共建的“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实质性双聘教授。

1968年12月周卫健参加工作。1976年毕业于贵州大学。1993年2月加入九三学社。1995年获得西北大学地质系博士学位。1998年开始历任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7年担任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主委。2008年开始历任政协陕西省第十届、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席 。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6] 。2016年当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

周卫健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第四纪地质及宇宙成因核素在地球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在古气候突变事件、10B环境示踪和14C年代学领域取得系统创新成果。首先报道了东亚季风新仙女木突变事件的可靠地质证据,及其寒冷和降水增加的特点以及高低纬气候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为气候趋势预测提供了历史相似型。创造性地利用黄土10Be定量重建地磁场强度和季风降水变化,为解决中国黄土10Be示踪环境的难题做出关键贡献。创建了大样品-小样品-微量样品14C测年方法序列,解决了当时考古和地质小样品测年难题。近年来主持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为地球环境研究提供了平台。

徐宗本院士(2011年当选)

徐宗本,1955年1月出生于陕西商洛,数学家、信号与信息处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徐宗本于1976年从西北大学数学系毕业;1987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2] ;1987年至1989年在英国思克莱德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0年至1994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非线性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室主任;1994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1997年至2003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院长;1998年兼任西安交通大学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2003年至2014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2010年应邀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特邀报告;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徐宗本主要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机器学习、数据建模基础理论研究。长期从事Banach空间几何理论与智能信息处理的数学基础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提出了稀疏信息处理的L(1/2)正则化理论,为稀疏微波成像提供了重要基础。发现压缩感知的L(1/2)正则化理论,为稀疏信息处理提供了全新的范式,形成了“基于L(1/2)正则化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新方法”和“基于SAR回波模拟器的稀疏雷达成像新原理”。证明了“一大类非欧氏框架中存在不等式特征数量律并且有类似于欧氏框架的‘类二项式公式’”。这一发现为机器学习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几何架构和数量推演准则,被称之为“徐-罗奇定理”。

(未完待续)

0 阅读:707
泠泠泠七

泠泠泠七

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关注沉浮宦海也关注热闹体坛